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2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4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1.
12.
论民国词的新变及其文化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国词史作为断代词史研究的空白点,是一个亟待我们深入开拓的新课题。与前代词相比较,民国词在词人主体、词作、词论以及创作生态等方面新变尤多。民国词既是千年词史的结穴,对词体文学具有承传意义,也具有心灵史价值,同时还具有历史文献价值。我们在考据与整理民国词文献的基础上,对其展开个案研究与综论研究,以期填补断代词史仅存的空白。  相似文献   
13.
作为小说评点的开山鼻祖,刘辰翁在评点《世说新语》时抓住了小说尤其是语录体小说中人物语言修辞的方方面面。他注意到小说与其他文体在修辞上的不同,并从不同方面表述了言语修辞观或辞令修辞观。刘氏小说评点在修辞学史上的开创意义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4.
秦观及其淮海词是历代词论品评的热门话题,也是20世纪宋词研究的重点对象。然而,就现有成果来看,由词调视角入手对秦观《淮海词》进行全面论述的专门论文却罕见。选调方面,秦观词的短调小令与长调慢曲兼采,但是短调小令明显多于长调,在复古的同时又大胆地倚新调填词。秦观填词具有用调得体、用调错位、一调多态、多技提升等特点。从词调角度研究秦观词,对于把握秦观的"词心"、揭示秦词受欢迎的缘由、阐释关于秦观的各种评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曹辛华  陈阳阳 《阅江学刊》2011,3(6):136-140
“唳鹤”是唐宋诗词中的重要意象之一,具有丰富的文学文化内涵。古人对鹤唳的解释多种多样,如警露而鸣、知时而呜等。唐宋诗词中的“唳鹤”意象与“鸣鹤”意象的内涵往往存在着细微的差别,“唳鹤”意象主要用来表现鹤声的清远、高亮,但“鸣鹤”意象却多用来象征君子。此外,“鸣鹤”意象还衬托了和暖的天气,而“唳鹤”意象则往往与月、白露、秋等意象联用,表现诗人由此生发的“感兴”或者营造美丽的意境。  相似文献   
16.
曹辛华 《学术研究》2012,(5):147-151
民国时期出现了大量的女性词人,在民国词史上颇为炫目。通过对民国女词人的生平、词集、词学活动、创作经历等问题逐一考索,可以发现民国女词人的词学创作具有以下特征:词人主体身份多样化,创作状态"传统"与"现代"并存,创作主张的"失声"与"高调"同在,创作主旨新变与故常、词境的开拓与守旧、词艺精工与平庸共生,词风个性张扬与流于平常。民国女词人的词学创作在民国词史、女性词史以及女性文化研究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词学批评在各个方面都显示出了“现代化”特色批评观念不断更新,批评意识不断增强;批评主体逐渐大众化、国际化、组织化;批评形式在继承传统的同时更加多样化;批评格局变中有定;批评方法经历了三次大的飞跃;批评标准走向多重化;批评体系逐步健全;批评范畴、批评话语也有新变。总之,20世纪词学批评正处于“现代化”进程之中。  相似文献   
18.
论中国诗歌的补亡精神——以《文选》补亡诗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曹辛华 《文史哲》2004,(3):34-39
束皙的《补亡诗》被列为《文选》诗众体之首,具有明补《诗经》之佚失、暗补填笙乐之歌辞两种意味。它既是西晋尚古、拟古等文学复古思潮的反映,又与当时因贵古而托古、补古的风气相关。梁代中期的文学复古思潮、尚古重源的儒家文体流变观以及《文选》的选录标准等原因,使得萧统将束氏《补亡诗》置于《选》诗之首,这就为后世的诗坛树立了一个典范。无论从狭义的角度还是从广义的角度,据事虚拟式补亡诗多有出现。这种补亡传统的发扬为小说、戏剧的发展作了铺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