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3篇
丛书文集   1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6篇
统计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1.
实行“五天工作制”的意义显然并不在于仅仅让我们拥有更多的闲暇,而在于“休好两天、干好五天”。应当学习,通过提高国民文化素质,为提高社会生产力创造条件。因为——  相似文献   
12.
1935年天坛修缮保护工程是中国近代以来大规模古建修缮保护工程之先例。文章通过对1935年天坛修缮保护工程诸多历史细节和经验进行梳理和反思,充分展现由旧都文物整理委员会、基泰工程司、中国营造学社、传统工艺匠师所组成的工程管理、学术研究、技术工艺精英团队的综合优势,为我国当今建筑遗产修缮与保护事业提供镜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13.
江汉平原农业多功能性保全的CVM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条件价值评估法(CVM),采用人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随机抽样调查了江汉平原部分县乡的870位农民,了解农民对农业多重功能的具体内涵、公益功能的保护责任等方面的认知程度,调查农民自愿参与农业多功能性保全的支付意愿,并对影响支付意愿的主要社会经济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在除了物质生产以外的公益功能中,受访者对防止水土流失这一公益功能的认知度最高,达67.84%,而对其它公益功能的认知度都低于50%;86.84%的受访者愿意为农业多功能的保全支付额外的费用,剩余的13.16%则因责任归属不明或时间金钱匮乏等而拒绝支付;对影响农民支付意愿的诸多因素进行的相关分析显示,支付意愿与调查区域、性别、文化程度、收入来源呈极显著相关,与受访者年龄呈显著相关;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家庭收入来源和受教育程度这2项对支付意愿的敏感性较大,而年龄和性别这2项对支付意愿的敏感性较小。  相似文献   
14.
土地崇拜现象是中国古代社会的鲜明特征之一.追溯先民对土地神崇拜以及设坛祭祀地祇神和社稷神求取庇护的渊源,并以时间为线索,对从周代至清代的各个历史时期地祇神与社稷神的性质、功能以及相互间演变、交织关系进行阐述,指出不同时期地坛与社稷坛二者祭祀对象的区别所在,并分析京城出现"北郊祭地"、"国中祀社"的缘由.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在哲学理论界,总是把事物排列组合的结构变化所引起的该事物的性质的变化,认定为质量互变规律的特殊形式,或著书立说,或讲座传授,几乎无不如此。事实上,客观事物的质变不仅由量的增减而引起,而事物的总量不变,仅排列组合的结构发生变化,也完全能够同样引起事物性质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安全监理是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能作为施工单位安全管理的补充;安全监理如果充分发挥自己的特点,则在安全生产方面大有成效,特别是在防止重大安全事故上卓有成效。安全监理的特点主要体现在责任体系、工作内容和方法手段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全民所有制经济和消费者之间商品交换的客观基础》是《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和经济改革》一书(潘治富著,贵州人民出版1982年出版)第二章第四节的标题。我选读了这一节,(以下引文凡未注明出处者均摘自这一节),有不同的看法,本着百家争鸣的精神,愿与作者商榷。  相似文献   
18.
《资本论》的方法与结构,是一个大课题,本文仅就其中几个问题,对流行的观点提出商榷性的看法。一、关于《资本论》的方法(一)关于研究方法对《资本论》的研究方法和说明方法,有一种较流行的看法认为:研究方法是从具体到抽象,说明方法是从抽象到具体。如果目的只在于简单说明研究方法和说明方法的区别,这种说法倒还可以。作为对研究方法和说明方法的理解,却是欠完整的。  相似文献   
19.
经济学界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的研究,已取得公认的进展,但还有一些尚待进一步探讨的问题。本文拟就其中的几个问题,提出一些看法。马、恩,“设想”的社会主义社会是否存在商品经济有一种颇为流行的观点认为: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社会主义社会不存在商品济济。  相似文献   
20.
学界一般认为老子具有"法律虚无观","反对一切人定法"。其实老子反对的只是当时人定的恶法,而非一切人为制定的法律制度。老子在反对诸多人定法的弊端,批判当时法律现实的同时,还对人定法的建制,有着一系列精辟的见解和主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