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1篇
丛书文集   31篇
综合类   14篇
  2023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以经济效益为目标的资本生产模式导致了单向度的组织空间,化约了人性的整体性并剥夺了存在的家园感,从而导致企业道德危机的发生。从儒家文化视域下审视企业道德问题,需要重新敞开企业的组织空间,重塑企业存在的终极意义,为人性的健全发展铺平地基,从而达成个人发展、组织发展、社会发展三位一体的企业文化格局与相应的企业管理理念。  相似文献   
12.
江泽民同志关于“领导干部一定要讲政治”的讲话发表以后,引起国内外及社会各界的深切关注。为认真学习和贯彻这一讲话精神,天津社会科学院邓小平理论研究所和本刊编辑部联合邀请天津市部分专家学者,围绕“什么是讲政治”、“讲政治的现实意义”和“如何讲政治”等问题进行了研讨。现将座谈发言整理发表,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我国的民主建设一直处于较低的发展程度上。承认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是一个历史过程,基本上已经成为一种共识。但是,怎样推动这个过程呢?采取政治手段解决政治问题,加“特别快车”,看来难度很大,而且容易引起社会  相似文献   
14.
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中"自私自利"不能解作"利己主义",而是应该看作性善论背景下的自然起始状态。黄宗羲以性善论为基础建立其王道政治构想,以"自私自利"自然起始状态为现实实践的起点,继而唤醒人的不忍人之心,由不忍人之心而行不忍人之政,通过政府"作之君"与学校"作之师"的分立方式,达至每个人全面发展的"天下本体"状态。  相似文献   
15.
《明儒学案·师说》“罗近溪汝芳”章中有“邓先生”语,而无具体名字,有学者将之误作邓定宇.由“罗近溪汝芳”章可知,“邓先生”具有“好古,治经史学”、“学本邹东廓,以戒惧谨独为宗旨”、“早年本修,晚年服膺罗近溪,并作祭罗先生文”三条特征.以此特征考之邓定宇与邓元锡,则“邓先生”实为邓元锡而非邓定宇.黄宗羲裁篇拼凑刘宗周《皇明道统录》而成文气不顺之“师说”,也是引起后人误解的一大原因.  相似文献   
16.
滞后与超越:中国地方政治发展总体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30年来,中国政治建设总体有了很大发展,但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其中地方政治发展与体制改革水平明显滞后,而且很不平衡,是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通常,地方一般不涉及重要的战略和宏观调控问题,其体制改革理应具有相对于中央的优势和便利。国家民主和法制建设整体水平还不高,中央对地方政府职能转变工作要求不够具体,部分地方主政者不恰当地利用了党的领导地位,官本位传统是形成这种局面的重要原因。应当通过进一步强调经济发展与政治发展相互促进,在服务型政府建设中推动民主与民生的相互促进,在体制改革过程中注意中央推动与地方自觉相结合,党与政相结合,强化民主与简约治理相结合,以带动今后一段时间地方政治发展水平的较快提高。  相似文献   
17.
儒家自然思想既有与道家一致的形式化的表达,又有道家所反对的性善性恶的内容认定。从性恶的自然来看,治理之道的公共性无法普遍化。从性善的自然来看,治理之道的公共性可以普遍化。心性上的自然性善论需要进一步在公共领域得以展开,于是显示了乾道变化与各正性命两个面向。这两个面向在公共性上的推衍则必然达成德福一致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18.
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在实现经济形式的多样化、调整产业结构和改革分配模式的过程中,伴生了一定程度的贫富分化现象。新生的贫富差距与旧有的三大差别及腐败现象交织在一起,贫富差别与“大锅饭”现象  相似文献   
19.
20.
薛公忱先生《中国古代名医成功的奥秘》一书揭示了中国的医学文化,尤其从医家个人的经历来发掘他们成功之所在。从文化知识、医德素养、实践创新、感悟天人以及关怀生命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具有鲜明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