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7篇
民族学   3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7篇
综合类   40篇
社会学   6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3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21.
对我国高校信息化的研究,目前大都还停留在定性讨论阶段,基于第一手数据、系统、深入的定量研究还比较缺乏。对江苏省60所高校的调查表明,教育部直属高校、省部属重点高校、省属普通高校和市属高校之间的信息化水平存在明显差别。省部属重点高校的信息化水平高于教育部直属高校,同时教育部直属高校高于其他高校。就高校信息化发展阶段而言,我国高校信息化已从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阶段过渡到了高校管理、科研管理与教学管理等应用系统的管理整合阶段。  相似文献   
22.
吴远收 《经营管理者》2013,(9X):323-323
水泥混凝土路面再生,是指将水泥混凝土面板进行碎石化处理、用作道路填充材料的施工技术,本文主要探讨再生料用于基层二灰碎石的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23.
教育精神建设对我国当前的教育改革来说极为迫切。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教育精神,应包括深厚的历史感、与时俱进的继承精神和转化精神,广阔的开放视野与兼容并包的学习精神,勇于开拓、勤于反思的批判精神和创新精神。与之相应,建设中国教育精神,需要更为深刻的本土意识和问题意识,更为明确的学习意识和开放意识,更为强烈的创新意识和批判意识。  相似文献   
24.
管理民主既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政治保证,也是我国基层民主政治发展的现实需求。在"尊重农民意愿"基础上实现对农村公共事务的"善治",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带给农民实惠、得到农民拥护的基础上扎实稳步地向前推进。善治(治理)理论打破了"国家—社会"两分法的传统思维,追求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有机耦合,提供更全面、更深入地研究乡村治理这一复杂社会政治现象的组织框架和价值理念,对新农村民主政治的发展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5.
近年来,营养丰富、蕴含多种微量元素的蔬菜汁已成为越来越多的人们青睐和钟爱的保健饮品。由于不同的蔬菜所蕴含的营养元素各不相同,利用冬瓜、胡萝卜、番茄、芹菜、菠菜和莴笋等时令蔬菜可加工制作出营养更加丰富,味道更加鲜美的复合蔬菜汁。  相似文献   
26.
风泊城陵矶图满江风厉阻归舟。晚泊荒矶各自愁。步到岳侯祠外望。一联题柱足千秋。先生憩岳阳岳侯祠。有题柱联云。为臣死忠。为子死孝。大丈夫当如此矣。南人归南。北人归北。小朝廷岂求活耶。  相似文献   
27.
小说的叙述视角是选择反映生活的观察点、立足点。叙述视角可分为全知、限制和纯客现叙述三种。本文运用 结构主义叙述学的叙述视角理论对鲁迅小说《孔乙己》进行分析,并指出文本在这种叙述视角下的叙述特色。  相似文献   
28.
本文以河南财专《英语经济报刊选读》课程教学为例,探讨了该课程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和课堂组织设计上,应该遵循的原则:注意完善理论体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意教学内容的典型性和新颖性;采用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扩大实践课时比例,提高学生参与力度;下放评价权,提高学生参与主动性。  相似文献   
29.
构建和谐农村权力格局是有效农村治理的关键环节。作为一种理论架构,善治理论打破了"国家-社会"两分法的传统思维,追求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有机耦合。以"善治"为分析框架和目标追求,从价值性、目的性、战略性三个维度厘清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和谐农村权力格局的内涵,可以为实现国家与农村社会之间的良性互动提供理念支撑和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30.
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由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而经济快速协调发展必须依靠“第一生产力”。县域经济增长方式的运作有自身的特点。本文重点探讨县域经济快速协调发展的大科技思路。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是人类所积累起来的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等。科学的本质是人的智力对客观事物或现象的理性认识。而技术是人类改变与控制物质形态及客观环境的手段、方法和活动。科学回答的是“是什么”、“为什么”,技术回答的是“做什么”、“怎么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