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11篇
管理学   1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5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1篇
综合类   48篇
社会学   6篇
统计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1.
基于对中国在非洲援建的一个农业技术示范中心项目的微观层面的民族志田野调查,本研究将中国援助实践视作中国农业知识和技术嵌入援助实践,在异文化的地方进行再生产和地方化的过程。本文从对"发展"的技术性建构、对"技术"的认知性建构和对"高产"的权力性建构三个方面展开叙事,进而指出中国援助与西方传统援助的差异主要源自发展知识建构路径的不同:西方是理论性建构,中国是经验性建构。本文也表明中国国内发展经验是通过中国对外援助的经验建构路径嵌入到援助项目中的,且在这一过程中中国与受援国的能动主体也根据各自政治、经济等利益诉求在实践互动中共同形塑着中国发展经验的再生产和地方化过程。  相似文献   
12.
中国农村发展经验能否为非洲学习,是学界关心的热点,但对于“怎样学习”还缺乏微观的分析.因此本文以坦桑尼亚实施的某村级减贫项目为例,围绕项目的本土化过程进行分析研究,以探究“非洲的村落是如何接纳中国农村发展经验”的问题.研究发现,尽管在项目中推广的中国经验与非洲村落的农业技术及管理方法相异,但这种异质性被非洲本土的管理团队通过身份策略、监督策略构建起来的同意机制所弥合,并随同项目的增产成功,同意进一步内化,项目的实施从“村干部监督”进一步转变为村民之间的“相互提醒”.中非之间围绕以“精耕细作”及“村干部带头”为核心的中国发展经验的项目互动,最终形成了一种中非“发展的共谋”.  相似文献   
13.
14.
农村社区中存在多种公共空间类型,公共空间为农民社会资本的建构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因此公共空间促使了“后致”社会资本的产生与维持,这些社会资本为农民的生计提供了有价值的资源,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传统农村社区内“先赋”关系的功能。同时,作者分析得出不同类型的公共空间对农民社会资本的影响不同,其中组织型公共空间对农民社会资本的影响最为显著,这主要与农民在公共空间中的互动方式、互动对象、互动时间及频率有关。  相似文献   
15.
土地制度作为我国农村基本制度的核心,其运行对农民的经济与社会生活产生直接影响,其中尤以土地征用的制度影响最为显著.文章在回顾我国土地改革历程以及土地征用历程的基础上,结合实地调研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透过政治经济学的视角尝试性地对土地征用制度与城乡贫富分化之间的关系进行阐述,以揭示在土地征用过程中,土地利益分配的严重失衡是造成农村与城市地区贫富分化日益严重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16.
2006年3月27日,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从我国国情出发,对涉及农民工利益的一系列问题如工资、就业、培训、户口、劳动保护、社会保障、子女上学等作了具体规定,回答了当前农民工最关心、最切身的利益问题,凸显了我国政府对农民工群体  相似文献   
17.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兴趣是个体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并在其中产生积极情绪体验的心理倾向,也是人才成长的起点.学习兴趣是指学生对学习活动产生的心理上的爱好和追求的倾向.在实践中,兴趣对人的活动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8.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政策与实践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决胜脱贫攻坚战和最终消除农村绝对贫困并不意味着农村将不再贫困。首先,绝对贫困是按照一个标准衡量的贫困现象,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不断推进,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贫困线也会发生变化,绝对贫困的标准也会发生变化。其次,农村绝对贫困问题的解决并不意味着收入差距、社会公共服务差距的消除,农村的贫困将会主要以相对贫困的形式呈现。最后,农村绝对贫困群体数量清零,贫困县、贫困村脱贫摘帽,这些成就都是在脱贫攻坚战的强力推行下实现的,具有很强的政策性脱贫的特点,一旦出现重大风险,刚刚脱贫的群体由于没有时间积累坚实的物质基础,极有可能返贫,如没有制度性抵御风险的机制,有可能发生规模性返贫。稳固脱贫攻坚成果的核心是建立长效机制,这样一个长效机制将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稳固和提升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第二,稳固和拓展脱贫产业体系。第三,从乡村治理、人才和文化等诸多方面培育脱贫摘帽地区乡村的软实力。  相似文献   
19.
禽流感事件的发生使国家力量重新进入到乡村社会中,整顿了乡村防疫体系,极大提高了乡村防疫能力,但是乡村防疫体系还是存在乡村卫生防疫体系的不完善、信息系统的落后等根本性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关键在于:一方面打破国家"进入-退出-进入"乡村防疫体系的恶性循环,避免国家承担过多的管理成本;另一方面克服乡村社会对国家的依赖而丧失其自治能力的困境.这就要求在乡村风险管理主体上,实现由国家本位向乡村社区自治型转变;在风险管理实践上,实现由纯公共物品提供向明晰公共物品产权转变.  相似文献   
20.
在人类学中,经纪人泛指在两个单位之间进行调解并从中介活动中获益的行动者。政治人类学与发展领域的人类学学者先后对经纪人的角色和功能给予关注。文章首先从经纪人存在的社会基础、权力体系与经纪人的关系、经纪人的企业家精神等方面回顾政治人类学有关经纪人的研究;而后从发展经纪人的理论基础,其存在的结构性支撑、主要功能以及发展经纪人与其他行动者的特殊能力和策略等方面回顾人类学家有关发展经纪人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对人类学经纪人研究在我国的应用予以简要分析与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