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篇
  免费   3篇
管理学   17篇
劳动科学   1篇
人才学   5篇
丛书文集   21篇
理论方法论   12篇
综合类   84篇
社会学   4篇
统计学   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清末民初时期,在西学东渐、救亡图存基本理念的指引下,基础教育领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取得了比较突出的成就和基本经验,诸如兴办学堂、建立学制、倡导女学、重视义务教育等.系统探讨、客观分析清末民初时期基础教育改革的成就和经验,对我国当前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现代启示表现在:突显时代精神是当代基础教育改革的基本要求,坚守借鉴与创新是当代基础教育改革的基本原则,关照两性公平是当代基础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当代基础教育改革的根本动力,改造社会是当代基础教育改革的意向追求.  相似文献   
72.
李森 《人才瞭望》2013,(7):19-19
杜甫写有《空囊》一诗:“翠柏苦犹食,晨霞高可餐.世人共卤莽,吾道属艰难.不爨井晨冻,无衣床夜寒.囊空恐羞涩,留得一钱看.”“爨(cuàn)”的意思是烧火做饭.这首诗写尽了诗人生活艰难的窘境.其中“囊空恐羞涩,留得一钱看”就是我们今天常用的成语“囊中羞涩”,也写作“阮囊羞涩”.  相似文献   
73.
老年人体育健身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了"老年型"国家,老年人的健康问题是一个全社会的问题。老年人通过体育锻炼等方式强身健体已是刘不容缓,但老年人在健身活动中仍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现针对老年人强身健体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些建议,为大力发展老年体育健身活动起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74.
20 0 2年 9月 1 6日上午 ,文学评论家张晓红与诗人李森就当代诗坛的流派及诗歌本质、语言诗学等问题进行了一次对话 ,下面是对话的部分内容  相似文献   
75.
我是广州市一名普通的志愿者,从2000年7月加入广州青年志愿者协会至今已将近10年。现在,我担任着广州青年志愿者协会启智服务总队的队长,我们队伍的注册志愿者已超过2万人,每月都有超过800人不断加入。  相似文献   
76.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对贵州财经大学2011级和2012级新生第一学期体育课程项目设置进行调查与分析,通过对对贵州财经大学的新生公共体育课程开设现状进行分析,找出其与欠发达地区的共性,为欠发达地区普通高校新生公共体育课程设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7.
杜威·佛克马、李森、张晓红三位学者以对话的形式阐述了各自对文学研究、批评和阅读中是否存在着某种通则的看法,内容涉及俄国形式主义、解释学美学、接受美学、本质主义与非本质主义、科学与人文等范畴,同时,对诸如研究与批评的划分、文化成规、文学重写、艺术有无本质等重要的学术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8.
对于作为欣赏者的审美主体来说,文学欣赏是审美感知、情感、想象、直觉、思维等多种审美心理功能相互结合、共同作用、协调运行的审美心理过程;欣赏不同门类的文学样式,审美主体的各种审美心理功能的结合方式,作用重点和运行过程,表现出不同的特点。但是,无论欣赏什么门类的文学样式,审美主体的想象功能都具有特殊重要的位置,发挥特殊重要的作用。在某种意义上说,没有想象,文学欣赏的审美心理过程就  相似文献   
79.
诗学一词起源于亚里士多德的《诗学》 ,在鲍姆加通之后 ,诗学研究的范畴在很大程度上被美学和文艺批评所取代。近年来 ,传统的“诗学”概念广泛地应用于文艺研究和批评领域 ,在中国有取代“文艺美学”之势。在“诗学”的研究中 ,在当代的学术背景下考察知识和知识论的起源非常重要。如果不能澄清知识和相关概论 ,研究是无意义的。不存在一种本体的 ,先验的诗学 ,也不存在一种本体的 ,先验的诗性 ,只存在具体的、充满偶然性的诗性创造以及关于诗性和诗性创造的知识论意义上的言说系统。  相似文献   
80.
今天在哲学中,人类学转折作为一个明显的事实被肯定下来。然而,对这一事实可以从许多角度来加以理解:科学和哲学中的这一现象是偶然的吗?它是客观所决定的呢,抑或是科研人员偏爱的个人科学利益的反映?而也许这是哲学把握现实特性改变的标志?在我们看来,这是这样一些问题,对它们的回答不可能预先决定,而是要进行系统的分析。我们来试着指出这种分析的一些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