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9篇
综合类   15篇
统计学   1篇
  2022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打破了长期存在的僵化局面,给农村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活力。怎样认识和估计目前农村的状况,如何进一步形成农村合作制经济体系,在今后的发展中需要研究解决哪些问题,合作经济的发展趋势如何?需要不断地总结实践经验,逐步深入地进行研究和探讨,才有可能认识和掌握它发展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12.
我国理论界对社会发展的动力问题,几经讨论,有着各种不同的观点。本文认为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动力的理论是完整的、系统的,将我国理论界对社会发展动力的各种观点,对照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动力的理论,多带有片面。其所以如此,是因为这些观点把本来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社会发展动力体系的各个因素,加以割裂,片面地将某个因素夸大为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致使问题难以科学地解决。文章具体分析各种观点的片面性之后进一步指出,社会发展的动力不是某个因素的单独作用,而是各种因素汇综的合力作用,其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这不但以前的社会如此,而且,社会主义社会亦复如此。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生产目的问题,是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也是关系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问题。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形成和发展,国内外经济学界对这个问题进行了长期的研究和探讨。1952年,斯大林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中,曾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总结,明确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概念,将社  相似文献   
14.
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是不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生产方式特有的经济规律?学术界存在着不同的认识。与此相联,在社会主义存在着商品生产的条件下,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同价值规律是什么关系,可否用价值规律取代或否定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人们的看法也有着根本分歧。因此,进一步研究和弄清这些问题,无论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理论研究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一、怎样认识目前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三中全会以来,在党的马克思主义路线指引下,中国农村发生了影响深远的具有历史意义的转变.这种转变经历了几个步骤:第一步,在放宽政策的前提下所带来的具有拨乱反正性质的变化,为农村的改革准备了条件;第二步,普遍实行了多种形式的农业联产承包制,并在此基础上逐步推行了以农户为承包单位的家庭经营,这是以分散经营和统一经营相结合的经营方式;第三步,全国许多地区进行了政社分设和人民公社经济体制改革的试点工作,这种改革将在今后一年内基本完成.以家庭经营为基础,实行统一经营与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原则,比较适合我国的具体情况和农业生产的特点,为探寻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道路开创了新局面,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农业合作化理论在实践中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6.
由国家统计局统计干部培训中心委托,作为大学统计学专业经济统计教材编写  相似文献   
17.
我在《社会科学战线》1982年第3期发表了《论全民所有制企业的性质》一文,本文是其姊妹篇。是在论述全民所有制企业应当是生产者自由平等的联合体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全民所有制企业的改革。毫无疑问,全民所有制企业的改革与整个经济体制的改革是一致的。整个经济体制不变革,企业也不可能实现根本的改革;而改革整个经济体制,又必须从企业改革着手,这正是由全民所有制企业的基础地位所决定的。那么,全民所有制企业应当怎样改革,改革的原则和方向是什么? 总的说来,正如我在《性质》一文所论述的,全民所有制企业应当按照马克思和恩格斯所设想的“生产者自由平等的联合体”的原则和方向进行改革。但就我国全民所有  相似文献   
18.
“新经济”作为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一种生活用语,其本身并不构成一种特定的政治经济学概念。科学技术的主导地位和作用决定了它应当成为区分新经济时代的基础和标志。新的科技文明时代的逐步形成和发展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共产主义时代的到来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条件。高科学技术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和时间的推移,其内涵和外延将发生相应的变化。科学技术在不断进步和创新的基础上,可以推动社会生产力不断向前发展,从而推动社会经济逐步由各个国家向经济区域化和全球化方向发展。21世纪初期尚处于科技型经济时代的初始和形成阶段。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二大提出了我国经济建设总的战略目标,即由一九八○年到二○○○年,力争工农业的年总产值翻两番,把不断提高经济效益作为完成这个战略目标的前提条件。这就充分说明了经济效益问题的重要性。经济效果或效益问题,国内经济学界先后进行过一些讨论。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曾经有过一次规模比较大的讨论,背景就是一九五八年的“大跃进”。在“大跃进”中,强调只算政治账,不算经济账,谁要算经济账、讲经济效果,谁就是右倾。后来感到不行了,  相似文献   
20.
研究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问题,就某种意义来说,实质上是研究一定生产方式运动的规律问题。因为一般规律,正是在各种动力的相互作用中表现出来。研究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动力问题,就是研究社会主义经济运动同一些规律的关系问题。在动力问题上,在社会主义经济生活中存在着不少经验教训,理论界的认识很不一致。需要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深入地进行研究。 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动力是一种客观存在。否认它的存在和歪曲问题的性质,都是不对的。对于这种动力,人们不应从哲学中去寻找,而应当从社会主义经济关系同生产力的关系中去寻找,从生产关系内部、从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诸关系中去探索;此外,还应当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中去探索。多年来,由于我们对于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