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5篇
综合类   16篇
社会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1.
12.
评注性副词“幸亏”“好在”都可以表侥幸义,后接有利性条件。“幸亏”“好在”的话语功能和表达功用包括主观评注和客观衔接。随着语篇交际动因和高频类推机制的影响,二者都已发生了标记化,演变成具有主观评价和客观衔接功能的标记。就标记化表现形式和标记化程度而言,“好在”的标记化表现形式更丰富,标记化程度也更高,具有连词化演变趋势。  相似文献   
13.
国家治理的政治心理之维是从政治心理的视角探索国家治理的内在奥秘,试图揭示国家治理中鲜为人知的内隐与柔性的一面,是对已有国家治理理论的有益补充。国家治理是国家意志的展现过程,是国家依托意识形态与制度等柔性机制,通过核心价值的供给与输出,借助官僚组织的力量,不断促使民众政治态度发生趋同性转变,直至产生政治认同的过程。这一过程形成了以国家意志为动力源,以官僚组织的共同观念为承续,以民众的政治态度转变为环节,以政治认同为目标的持续发力机制。  相似文献   
14.
政治效能感研究的学理基础与现实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治效能感是西方政治学研究学中的重要概念,在它的研究兴起和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较为深厚的学理基础,包括古典民主理论、参与民主理论、政治文化理论和态度与行为关系理论.不仅如此,政治效能感对于现实政治世界也具有相当的解释力,这种解释力可以体现在公共政治生活中,也可以反映在个体的政治生活中.  相似文献   
15.
政治心理学是政治学与心理学有机结合产生的一门学科,它注重研究政治活动中各类政治角色的心理规律。在政治心理学的整个学科体系中,利益互动是一个根本性因素,它不仅能够提供政治学与心理学相结合的基础,还可以更好地解析政治行为的心理动因,同时也为解决政治心理学学科建设面临的诸多困惑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中国人自我观的新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人的自我不同于西方人的自我 ,中国人常用“自己”与“我”来表达“自我”。但是中国人的“自己”与“我”却有其不同的含义和复杂的关系。中国人的“自己”是个体最真实、最核心的代表物 ,它具有实在性、自私性和狭隘性 ;中国人的“我”是在交际中用来表达“自己”的语言符号 ,是角色期待的结果 ,因此 ,中国人的“我”就具有了间接性、不真实性和虚假性 ;中国人用“我”来表达“自己” ,用“我”来与人交往 ,“我”是嵌套在“自己”上的外环。  相似文献   
17.
政治象征是政治学行为主义学派重要的研究领域,作为一种政治文化,具有情感性、模糊性、争议性和工具性的特征,从而也使其在政治生活中承担导向和整合的功能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人际关系与自我概念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根据人际关系的有关理论,编制了大学生人际关系问卷,并运用这一问卷和自我描述问卷Ⅲ型对大学生进行了测查,试图从中发现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特点,并探讨大学生人际关系与自我概念的关系.结果显示(1)大学生人际关系状况总体上较好,从年级走向看,人际关系状况随年级的增高而逐渐下降.(2)大学生人际关系存在着性别差异.在文理、是否独生子女和是否担任干部三个维度上未见差异.(3)大学生人际关系与自尊自我概念、外貌自我概念、情绪自我概念和同性关系自我概念有显著关系.  相似文献   
19.
政治心理学在百余年的发展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就目前来看,中西方在政治心理学的发展中都遇到了困境。文章从四个方面对政治心理学的困境进行了详细的剖析,并提出相应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补偿法在刚体力学,电场,磁场以及物理实验中的一些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