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7篇
民族学   2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7篇
理论方法论   11篇
综合类   44篇
社会学   5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如何加强当代大学生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提炼和升华,为我国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指明了方向,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和强烈的现实针对性.高校是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重要领域,理所当然要在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方面走在全社会的前面.高校要逐步形成和完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学习规划、践行措施、激励方法和整体协调统一的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52.
军品的商品属性的特殊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对军品、军品采办、军品是商品等概念界定的基础上, 从使用价值、价值、交换市场、生产积累、生产实现等五个方面, 就军品的商品属性的特殊性进行了剖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53.
李鸣 《中华魂》2010,(5):3-4
在不久前召开的全国人大、全国政协第十一届三次会议期间.遏制和降低高房价、缩小贫富差距、加大教育投入和实现教育公平、扩大就业渠道、解决看病难看病贵、加快完善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等民生问题。成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强烈呼吁和他们献言、献策的中心议题。同时,改善民生也是网民、城乡群众关心、议论的最强音,  相似文献   
54.
本文对元代名臣张养浩的生平及诗文创作成就进行了考论,认为张养浩的退隐是其知识分子人格与官场的冲突所致,其生平经历有超越传统知识分子儒道互补范式之处。其散文追随姚燧,取法韩愈,诗歌则兼学白居易之通俗与韩愈之险劲,在元代文坛独具特色。  相似文献   
55.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尤其随着1984年《民族区域自治法》的颁布实施和2001年《民族区域自治法》的修正,中国的民族法制建设和民族法学研究高潮迭起,成就突出,贡献巨大。本文拟将民族法学30年来的研究动态及相关成果加以回顾和总结,并以此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  相似文献   
56.
葡萄社是公安三袁与同道在京师所结论学之社而非诗酒之会,起迄于万历二十六年至三十年间,论学立场是反对狂禅而偏重于净土,有向王学右派靠拢的趋势。结社引起了执政者的忌恨,遂借由李贽之狱而发端的排佛事件施以打击,迫使葡萄社解散。这一事件也体现了社会思潮由空谈心性向用世济世方向的转变。  相似文献   
57.
随着市场竞争格局日趋激烈,诸多企业采用各项管理变革来推进自身体制的完善和机制的建全,绩效管理作为有效提升企业整体价值的管理工具越来越多地受到重视。本文从战略角度重新审视绩效管理,以总部职能部门作为绩效单元,构筑战略导向下的绩效管理体系,以提升公司的整体效能和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58.
早在1933年,新桂系就表示了反对妥协,抗日到底的政治态度。从“两广事变”到“七七事变”,新桂系的抗日政策经历了一个从反蒋抗日到逼蒋抗日,再到拥蒋抗日的转变过程。研究新桂系抗日政策几经变化的原因,对于我们正确评价新桂系在抗日战争中的表现及作用是很有益处的。  相似文献   
59.
中国“法治”思想的历史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历史上确有“法治”思想,先秦法家已广泛使用“法治”一词,并赋予它特定的历史含义:一方面,君主利用手中的权力把自己的意志上升为具有客观规范性的法律,法律一经形成,对君主自身也有限制作用;另一方面,君主用刑罚惩治乱臣奸民,巩固专制统治。秦亡之后,法家“法治”思想作为儒家“礼治”学说的补充,降到了从属的地位。近代,梁启超对西方“法治”理论进行了本土化移植,即用先秦法家的君主法治推衍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法治,让国人面对熟悉的概念符号品味西方的法律文化。这种移植方式为我们认识中西方不同的法治观念设置了新的障碍。孙中山用西方资产阶级法治理论否定中国封建专制法治思想,并结合优秀的传统文化,为中国近代法治增添了适合本国国情的丰富内容,为当今建立法治国家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和宝贵的资料。  相似文献   
60.
袁宏道在明万历二十六年之后思想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在佛学思想上由禅宗转向净土,在心学思想上由左派趋向右派,人生观也由纵恣转向端谨,这时期的思想是袁宏道思想的主要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