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6篇
劳动科学   1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34篇
综合类   33篇
社会学   1篇
统计学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61.
提高机关效能,是当前我国行政体制改革与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而机关效能的不断改善需要政府效能建设与效能监察职能的有效发挥。然而,在效能领域,如何界定和把握效能建设与效能监察的内在关系将是成为做好政府效能工作的一个关键点。未来,政府的效能工作应以效能监察为突破口,充分发挥效能监察的外制作用,并通过开展全面化、全程化、重点化、多元化、常规化监察工作,致力打好效能建设的"五大战役",从而有效推进政府效能的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62.
锻造载体抓住锚桩──莱州市强化精神文明建设的调查马旭光,李玉明,汤学礼如何使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夯实基础开出更艳美的花朵?连续两届被山东省委、省政府授予“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市”称号的莱州市,悉心锻造精神文明建设的新载体,着力强化精神文明建设的组织保...  相似文献   
63.
一前期创造社是以浪漫主义相标榜的,它的理论旗帜是:"本着我们内心的要求,从事于文艺的活动".按照他们的理解,艺术不是客观现实的再现和模仿,艺术的出发点是精神的心灵的东西.这种从主观出发,摈弃客观,把艺术看成是艺术家内心世界的产物,突出主体的  相似文献   
64.
作为一种基本意识结构形态,《野草》是关于自我的,是自我对自我的究诘,拷问,是对自我的存在状态的探寻,而显现在这种究诘和探寻背后的精神趋向则是某种"抵抗"的行动,即鲁迅的"反抗绝望"。反抗绝望作为一种人生哲学,它凸显的是个体的精神自由或自由意志,它追求的是自我的某种超越性存在,是关于人的本质力量和主体性地位的某种建构。  相似文献   
65.
在全球气候变暖和资源环境约束的背景下,以绿色新政为标志的治理改革正在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在社会对绿色发展需求的驱动下,越来越多的国家已经开始对如何绿色治理进行了深入探索。当然,实现绿色新政需要合适现代公共管理范式与之相匹配才能实现良性的治理效应。因此,有必要在简要介绍绿色新政与现代公共治理的理论基础上,系统分析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绿色新政的模式构想,并以此提出合理的完善路径。  相似文献   
66.
乐松  李玉明 《金陵瞭望》2008,(12):82-83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而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在党,尤其是在当前社会利益群体多元化的新形式下.为了维系社会健康有序发展,执政党必须公正地协调好各方利益,  相似文献   
67.
当前的杂文创作呈现出一个极度繁荣的面貌 ,关注现实 ,拥抱人生 ,其艺术探索的触角伸展至社会  生活的各个领域。但是杂文创作长期以来形成的内在矛盾并未彻底解决。时代性被局狭地等同于反映眼前的问题和事件 ,因而生活底蕴单薄 ,情感灌注弱化 ;更由于历史主义的空泛和缺失 ,不能深入人性过程中更复杂更深厚的层面 ,止于表面化 ,缺少整体感 ;也因此 ,杂文中的“形象”也立不起来 ,不仅缺乏独立意义 ,甚至“形象”与内涵成为互相隔着的两张皮 ,并非二而一的统一体。如此 ,杂文又如何能有感染力呢 ?  相似文献   
68.
《秋夜》:心灵深处的人格搏斗凸现在《秋夜》中的意象有两个:一个是奇怪而高的夜空,一个是直刺夜空的枣树。前者透露出鲁迅在经历了同一战阵中的伙伴的惊人分化以后,对现实社会的刻骨铭心的阴冷感受;后者则显示出鲁迅蕴蓄热力,冲破这严冷的现实的心迹。它们共同构成了鲁迅冲突搏斗着的内心世界的两个侧面。《秋夜》是《野草》的首篇,也是鲁迅第一次披示聚集动荡于自我心灵深处的人格搏斗与冲突。它使我们看到,在《野草》创作伊始,鲁迅就无情地将自我解剖的利刃  相似文献   
69.
自本世纪五十年代以来,由于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变换,闲暇时间增多,促使人们消闲的意愿日趋强烈,旅游业便勃然兴起并得以迅速发展。目前旅游业已成为仅次于石油工业的世界第二大经济部门,并且旅游业作为朝阳产业,势头强劲。据预测:从现在起到2000年,世界旅游业的发展速度将超过其他部门,到二十一世纪初,它将成为世界第一大产业。(黄万伦、李文潮:《中国少数民族经济新论》第242页)我国的旅游业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已  相似文献   
70.
解放区文学新论李玉明现代中国文学发展至延安时代,出现了一股新的文学潮流,特别是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以后,一个文艺的新阶段来临。这股新潮流在建国后漫衍、扩张,实质上已在各个方面影响并制约着中国文学的走向。但是,长期以来,充斥于各种论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