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12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7篇
统计学   6篇
  2016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就外国对华出口商品反倾销进行了实证分析,指出我国实际已成为反倾销的最大受害国和美欧等国反倾销的主要对象,对我反倾销的商品多系竞争力强和金额巨大的商品,中外反倾销博弈的关键是中国与美欧博弈,且美国的影响比欧盟的还要大。还对以往研究中不够全面和深入甚至是错误的说法进行了分析,并预测伴随我国加入WTO,外国对我出口反倾销将达到高潮。  相似文献   
12.
13.
杨仕辉 《中国管理科学》2002,10(Z1):258-263
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建立了一个研究与开发合作创新的博弈模型,比较分析合作研发与合作研发的结果和区别,并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南北碳排放配额政策博弈分析与策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回顾碳减排政策演变的基础上,基于双变量(贸易比较优势和环境比较优势)、碳排放配额政策和不完全市场竞争假设,构建了两阶段的政府碳排放配额政策与企业碳减排水平选择的博弈模型,应用逆向求解法得到了均衡解;进而考虑激励相容条件和参与约束条件,得到全局稳定均衡最优解及其条件,从福利、贸易、环境效应等多个角度分析比较了南北国家碳排放许可证政策、碳排放配额许可交易政策和许可交易碳排放权合作政策的选择条件.结果表明:从改善福利来看,碳排放配额许可交易市场能够促进资源在国家间的有效配置、实现Pareto改进;从改善环境来看,许可交易碳排放权合作政策最好,碳排放许可证政策最差;从改善贸易来看,三种政策难分伯仲,但许可交易碳排放权合作政策更有利于北方国家,碳排放配额许可交易政策更有利于南方国家.三种政策均不可能实现环境和贸易同时改善,短期内南方国家仍会优先选择碳排放配额许可交易政策,发达国家试图短期内实现全球环境政策合作还不够现实,应本着更为务实的原则积极稳妥、循序渐进的方式来推进环境合作.  相似文献   
15.
杨仕辉 《管理科学》2004,17(6):57-61
建立了一个由企业内生选择决定贸易保护水平的不完全竞争二阶段动态反倾销博弈模型,分析了倾销边际与损害边际反倾销税对企业行为的影响,发现倾销边际反倾销税的企业战略动机与损害边际反倾销税的企业激励动机的差异,倾销边际反倾销税在保护本国产业发展方面要优于损害边际反倾销税.  相似文献   
16.
在简要回顾宝钢、海尔、福耀、格兰仕、长虹、TCL等中国企业遭遇外国贸易救济措施与"走出去"的行为后,发现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动因主要是避开国内激烈竞争、顺应国际化潮流、规避贸易壁垒、品牌国际化、抓住机遇、掌控战略资源、获得国际先进技术等。中国企业"走出去"路线的选择没有固定模式,企业"走出去"的绩效也就各有千秋,最后指出了中国企业"走出去"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气候变暖已成为全球日益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实施环境管制政策是政府控制企业碳排放量的重要手段。基于东道国企业和外资企业产品差异化竞争假设,建立了企业环境研发策略(环境研发卡特尔策略和独立环境研发策略)与政府环境管制的三阶段博弈模型,运用逆向求解法求得各阶段均衡解,比较了不同环境研发策略下企业环境研发水平(及碳减排量)、政策环境管制水平及国家福利。结果表明:企业环境研发投入越多,政府最优碳排放税越低;碳排放对环境造成的损害越大,政府最优排放税越高,企业越致力于环境研发。对关键参数赋值和模拟后进一步发现,总体而言,环境研发卡特尔策略要优于独立环境研发策略,但随着产品差异化程度的缩小和环境研发溢出程度的降低,环境研发卡特尔策略优于独立环境研发策略的程度也在缩小。因此,本文的研究可为外资企业和东道国企业产品策略选择和环境研发策略选择提供理论依据,也可为政府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外国对华出口商品反倾销比较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仕辉 《统计研究》2000,17(1):16-22
 反倾销是GATT/WTO所认可的用于保护国际经贸秩序规范、保护本国产业免受不合理侵犯和对付不公平竞争的合法而有效的措施,但欧美实质并未严格科学地按照反倾销法去实施的,而是借反倾销合法之名行贸易保护之实,带有明显和浓厚的政治色彩。我国各界对此极为重视,但目前的研究尚有待深入,本文对中外反倾销作一实证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9.
现有文献缺乏美国反补贴方面的实证研究,而全面分析和评估其贸易效应的文献则更为空白。基于这一背景,文章利用1991-2009年美国相关反补贴案例6住税则号的涉案产品面板数据,采用广义距动态面板估计方法,对美国反补贴的贸易破坏效应和贸易转移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检验结果表明,美国反补贴对被诉国普遍存在明显的贸易破坏效应,并会导致涉案产品的进口从被诉国转移到非被诉国,这种贸易转移效应会部分地削弱反补贴的保护效果。总体来说,肯定结案比否定结案产生的效力更大。鉴于美国一直是对华反补贴的主力军,中国应尽力降低美国反补贴的贸易破坏效应,并有效规避贸易转移效应对进口竞争性产业的削弱,积极捍卫本国利益。  相似文献   
20.
WTO保障措施规则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仕辉 《管理科学》2005,8(5):21-30
先将WTO保障措施规则转化为三阶段动态博弈模型,重点比较和讨论了对一国和两国同时实施保障措施的区别,以及分别在产业利益最大化和国家福利最大化政策取向下,保障措施对实施国和目标国的影响,以及WTO保障措施规则的要求和反报复的效应,讨论了如果保障措施实施国滥用保障措施并被WTO争端解决机制判决违法后,被WTO授权反报复时,对贸易条件、反报复国关税、产品选择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