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1篇
民族学   39篇
丛书文集   31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4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32.
关于元代畏兀儿的税役情况,就目前来讲,我国史学界尚很少进行研究,系统的研究著作还没有问世.元代畏兀儿人的税役,与蒙古的征服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自十三世纪初畏兀儿亦都护政权向成吉思汗率先投附始,蒙古统治即在天山南北的畏兀儿人中迅速建立起来.于是,早已形成于蒙古民族中的役税制度亦开始在这里得到推行.下面即以各种文献资料为依据,对元代畏兀儿的税役略作考释.  相似文献   
33.
人类历史上的许多篇章使我们相信,在昔日的岁月中,西方和东方有过许多富有成果的接触。由于各种原因,历史上的某些内容至今依然模糊不清,我们的目的就是要复原和解释它们。贵霜时期是印度、阿富汗、巴基斯坦、中央亚细亚和伊朗历史的一个阶段,但贵霜时代却是东方乃至全人类历史、文化发展进程的一个里程碑。极具意义的是它从政治上把那些有  相似文献   
34.
《龙祠乡约》是濮阳西夏遗民唐兀忠显、唐兀崇喜父子协同村中耆旧于元末至正元年(1341)共同制定的一部乡规民约。该乡约言简意赅,仅有1072字,但其所蕴含的伦理学信息却异常丰富。该乡约滥觞于北宋嘉祜二年(1057)吕大钧所定《蓝田吕氏乡约》,但颇有增损,尤其是乡约凸显了濮阳西夏遗民在乡村建设中提倡节俭、杜绝奢侈浪费、尚贤、乡社经济公开化、惩过奖善、务农富民等思想与举措,而且一度在河南濮阳西夏遗民中得到执行,流风所及,对于促进乡村建设、美化社会风气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5.
陕西省凤翔县紫荆村屈姓人世代相传其源出蒙古,且保持着诸多颇具蒙古草原游牧民族色彩的习俗.近几十年来,凤翔屈家山遗址相继出土“屈术之茔”墓碑、纪事砖、画像砖等文物多件.根据这些出土物,结合历史文献记载、当地民间口头资料及风俗,可以考见,凤翔屈氏源出蒙古札刺亦儿氏木华黎家族,概为木华黎堂兄弟哈失之后裔;该家族于窝阔台四子合剌察儿在凤翔建立乌鲁斯之后,世任其官,直至元末.元朝灭亡后,这批蒙古遗民继续留居凤翔紫荆村,以至于今,成为汉族大家庭的一员.  相似文献   
36.
杨富学 《西域研究》2012,(1):69-76,143,144
新近在蒙古国乌兰巴托西北土拉河东岸出土的汉文《仆固氏墓志铭》,保存完好,内容重要,有助于厘清史书记载十分模糊的回鹘"外九部"之一仆固部的世系问题。关于该部世系,两《唐书》仅列出三世,即歌滥拔延→乙李啜拔→仆固怀恩,而且张冠李戴,混乱不清。根据墓志,结合史书的相关记载进行排比,可知应历九世,即歌滥拔延→思匐→乙突→佚名→设支→曳勒歌→勺磨→乙李啜拔→仆固怀恩。仆固怀恩生年,史书虽未载,但依据新出墓志及有关史料,可推定在716~718年之间。  相似文献   
37.
一、导论 早在蒙古人力量逐渐强大开始对外扩张时,突厥人已经在中亚及邻近地带繁衍生息了。虽然文化稍落后但在政治上已经对中亚地区占有统治地位了。在俄罗斯南部,突厥部的一支钦察人控制了广阔的西伯利亚草原。突厥文化对基辅罗斯地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久由于蒙古人的入侵,像突厥十姓(Onogur)和其他部落一样,钦察人也迁入了匈牙利。  相似文献   
38.
自摩尼教传入中国以后,其发展的过程可谓是一波三折,甚至几度濒临禁绝.因此,为了谋求生存和发展,积极进行华化就成了摩尼教的必然选择,主要体现在摩尼教之佛教化、道教化和民间化三个方面.过去,学术界的关注点主要在于摩尼教的佛教化问题,因为摩尼教所尊崇的五佛中本身就有释迦牟尼佛,摩尼教的义理与仪式等都有受到佛教深刻的影响.至于摩尼教的道化问题,囿于史料所限,研究较少,这一情况直到2008年以后随着福建霞浦等地大批摩尼教文献的发现才大为改观.对这一课题的研究动向进行回顾与总结,有助于推动该领域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9.
《内蒙古金融研究·钱币专刊》1994年第1期发表杨鲁安先生《内蒙古新出西域钱探微》,研究刊布了一枚1987年发现于内蒙古和林格尔县北11公里处后单于都护府故址的古代钱币。钱为青铜质,呈漆黑色。钱径2.65、穿径0.55、厚0.22厘米,重6.8克。正面镌汉文"日月光金"①四字,楷书,右旋读;背面携少数民族古文字,漫漶不清。此钱与《中国历代货币大系》第3卷所收2280、2281号钱拓的铭文相同,只是钱径、重量微有差异。刊布者采用货币史专家彭信威先生之说,均称其为"吐蕃钱",甚至考订其为吐蕃进献唐朝之贡品。1979-1980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  相似文献   
40.
西夏时期佛教昌盛,与印度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佛教联系。既有印度高僧入西夏讲经说法,更有西夏高僧赴印度求取真经。来自印度的高僧拶也阿难捺(Jayananda)不仅在西夏担任僧职,而且还被封为国师,积极从事佛经的翻译,促进了西夏佛教的发展。西夏地处丝绸之路要冲,无论西夏与辽、宋、金的关系是紧张还是缓和,中印之间的往来僧侣皆可自由出入西夏境内,西夏在沟通中印佛教交流中起到了桥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