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3篇
管理学   3篇
丛书文集   4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9篇
社会学   4篇
  2023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21.
墨子所提倡的以节用、节葬、非乐等为主要内容的节俭思想是中国传统消费伦理的主流,对建构现代条件下的新型消费伦理现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现代消费伦理观的建构应立足当下并与传统的节俭思想相承接,反对浪费,提倡"俭而有度,合理消费",是现代新型消费伦理观的特点.  相似文献   
22.
通过对高校教育统计在教学评估指标体系建立以及评估工作中的影响和地位等问题的分析,提出了高校教育统计要根据高等教育的发展,不断更新教育指标体系,发挥统计分析的主动性,更好地为学校领导决策和制定发展规划提供统计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23.
文献观辨析     
何谓“文献”?历来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之一.孔子对“文献”一词的说法,引起了历代学者们争相诠释;国家制定的标准文献概念,又成为学者们评判、修正和补充的对象.综观各家之说,争论是围绕文献的内容、载体形式、记录手段、传递方式和社会功能展开的.笔者倾向于追循文献演化历程和文献观发展轨迹,揭示和发掘符合当今时代特征的文献观,以充分发挥文献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24.
近年来,作为能源供应的支柱产业,湖南煤炭行业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从业人员结构不合理,主体专业人才分布不均,技术人员进入老龄化阶段。原因主要是煤矿院校专业的调整及煤炭企业自身人才的流失。因此要使湖南煤炭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实施积极的政策引导,引入培训机制,煤炭企业营造良好氛围留住人才。  相似文献   
25.
大学校园流行语中的模因现象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小华 《社科纵横》2009,24(8):157-158
语言作为人类表达思想交流感情的工具,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发生变化。大学校园流行语就是大学生活的一面镜子,它的变化反映了社会的变化,折射出大学生的心理状态与生活态度。本文从模因论角度探讨大学校园流行语的形成方式、原因及其特点。  相似文献   
26.
杨小华 《职业》2012,(27):75
职高生在数学学习兴趣、接受能力和基础等方面的差异非常明显,因此针对职业高中学生的特殊性,实施各有侧重的数学分层教学迫在眉睫。一、分层教学实施依据1.职高学生的个性差异人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受遗传因素、家庭因素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对数学的兴趣与爱好、对数学知识的领悟、  相似文献   
27.
高校人事统计信息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高校人事统计信息工作重要性的论述和统计工作现状的分析,指出当前高校人事统计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信息时效性差,缺乏分析预测能力等,继而分析了产生问题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人事统计信息化建设,加大人事统计数据分析力度,提高人事统计信息利用价值的建议。  相似文献   
28.
阐述了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对中国的发展问题进行的探索与实践,并对各时期的发展目标、发展战略和实现途径进行了纵向分析,描述了发展观在中国的探索、形成、完善和深化的历史进程,旨在揭示中国共产党人在发展观上的继承与创新。  相似文献   
29.
鄂西土司知多少杨小华古代在鄂西究竟设置了些什么土司?《明史·土司传》和《明史·地理志》说法不完全相同,《读史方舆纪要‘和各剿湖北通志‘记载也各不一样。近来整理’明实录‘中的鄂西资料,否结合和参照鄂西当地的专家们对族谱和口碑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就鄂西土司...  相似文献   
30.
思想的“制作”必然的与特定的社会存在相关联,只有“让思想回归历史”,不同形态文明的“在场”才能够实现。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自我革命是党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是引领伟大社会变革的根本保证。中国传统革命观与党的自我革命理论的文化语境虽有不同,但其“为仁由己”人性论预设、“福祸相依”的危机意识、“慎独自律”的修养方法、“天道亲善”的执政伦理等却与党自我革命思想具有某种跨时空的“在场”。这种“在场”之所以能够实现,既是特定历史条件的产物,同时也是二者在价值取向和学理上的一致性所决定的。新时代背景下,对中国传统革命观的在场性进行检视,必须要从学理上对“在场”及“出场”两个问题进行“再造”,从而为党的自我革命铸牢文化根基,续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提供学理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