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1篇
综合类   17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正确认识和切实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时俱进,需要把握正确的时代维度,顺应时代步伐,在“进”的路径选择上有更加全面的时代坐标和参数;审时度势,抓住时代脉搏,反映时代特色,依托时代基础,实现时代要求,让人大制度的与时俱进能够沿着正确的推进方向、明确的推进目标、适当的推进步伐前进;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与时俱进能够真正做到“因时而进”、“顺时而为”、“进而有用”、“进而有效”、“进而有度”、“进而有序”。  相似文献   
12.
现代企业并不是形式上的现代,而是理念上的现代,是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现代企业及现代企业制度。企业治理理念上是否现代,要看企业的治理理念是否符合时代的要求,符合当前的社会环境和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因此,在研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同时,重视现代企业治理理念的塑造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时代背景下,我们所建立的现代企业应该树立法治理念、诚信理念、风险理念、人本理念、知本理念、市场与竞争理念、权利与自治理念和公平与社会责任理念等。  相似文献   
13.
保障和促进人大代表更好地履行职责,是实现人民当家做主的根本保证。北京人大结合工作实际,在保障人大代表履职方面探索制度创新和实践创新,通过修改代表法实施办法和代表建议办理条例,进一步明确了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密切联系的义务,加强了对人大代表履职的保障机制,强化了对人大代表自身的监督,完善了代表建议办理的方式和程序,提高了代表建议办理实效,从而以地方立法的方式,健全了人大代表履职的相关法律,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实践创新方面取得了新进展,为人大代表更好地履职提供了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14.
“在民法的慈母般的眼里,每一个个人就是整个国家”被奉为至理名言,从而在民法典中奠定了民事主体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的权利基石,进而人们把《民法典》奉为“公民的权利宣言书”。诚然,民事权利保护是民法典的出发点,也是民法典的落脚点,但这远远不是民法典之所以伟大的全部。从社会治理现代化和法治社会构建的视野,对民法典的社会价值略作管窥,会发现民法典为基层社会治理明确了应该遵循的诸多基本规则,在赋予权利的同时也明确了社会生活的义务底线,民法典也为社会治理现代化和社会治理新格局提供了重要的法治蓝本,民法典中的民事责任承担原则和责任体系使社会治理中责任承担机制有了刚性依据和强制力保障。因此,民法典是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构建法治社会的法治基石,必须正确认识和充分发挥民法典的社会功能,让民法典真正走近群众,实现其社会治理效能,以中华民族5000多年优秀法律文化和鲜活的中国社会实际为根基,使我国的民法典的社会价值更加凸显、社会影响更为深远。  相似文献   
15.
文化产业被确定为我国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构建我国现代文化产业体系迎来新的机遇,为此建立健全文化产业法律法规体系成为发展文化产业的必然要求。我国文化产业立法缺乏系统性和规划性,立法阶位较低,地方立法不完善,缺乏总体的文化产业促进立法,应加快文化产业立法步伐,将现有政策法制化;加强制订文化产业基本法,尽快出台《文化产业促进法》;提升文化产业相关行业立法的法律层次,完善文化产业地方法规,开展文化产业法律、法规、规章的清理与整合,使文化产业立法保持统一性、协调性和科学性,从而为我国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健全的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16.
立法协商是人民民主权利实现的重要路径,是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的一种保障和方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立法协商的民主之源,“共同纲领”和“五四宪法”,是我国立法协商最早的源起和实践.“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是立法协商的前提和基石,坚持人大对立法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在立法的全过程中贯穿广泛的、多层次、多方式的协商活动.使更加多元的利益和诉求,能够充分表达和沟通,在基于人性的感性诉求和理性节制之间,通过协商达成更加和谐的平衡,体现良法的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17.
18.
正从党的十八大提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使命、"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的新论断,证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与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已成为当前国家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为了更好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