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5篇
管理学   62篇
劳动科学   6篇
民族学   9篇
人才学   10篇
人口学   7篇
丛书文集   59篇
理论方法论   23篇
综合类   184篇
社会学   28篇
统计学   2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企业文化和企业管理伦理,无论在基本观念上,还是在管理建设思路上,都有着本质上的深层联系。根据不同历史时期最著名的管理学家及其代表性论著为管理学重大事件(自然也可以认为是企业文化历史事件),描绘出了管理学的发展年轮图景,从而揭示出企业文化的发展史就是企业管理伦理的发展史。并预见企业文化与管理伦理相融合的创新建设将是今后企业管理伦理和实践的一个重大走向。  相似文献   
32.
提高贫困大学生健康状况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促进贫困大学生的健康发展,是为社会输送合格人才的重要方面,是解决贫困大学生问题的重要内容.文中提出,提高贫困大学生的健康素质,一是应当以人为本,注重对贫困大学生的人文关怀;二是加强对贫困大学生的物质资助方式的创新和可操作性研究;三是加强对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引导和教育,实施精神救助;四是加强对贫困大学生的道德教育;五是采取措施提高贫困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33.
提高贫困大学生健康状况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促进贫困大学生的健康发展,是为社会输送合格人才的重要方面,是解决贫困大学生问题的重要内容。文中提出,提高贫困大学生的健康素质,一是应当以人为本,注重对贫困大学生的人文关怀;二是加强对贫困大学生的物质资助方式的创新和可操作性研究;三是加强对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引导和教育,实施精神救助;四是加强对贫困大学生的道德教育;五是采取措施提高贫困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34.
经济管理类实验室建设的一些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阐述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室建设的必要性和经济管理类实验室的定位,从“硬”环境和“软”环境两个方面对实验室建设提出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35.
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十分注重中国共产党、无产阶级政权和人民军队的自身建设,抵制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提倡廉洁奉公,勤政为民。反腐倡廉是毛泽东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试对毛泽东反腐倡廉思想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6.
杨静 《江右论坛》2007,8(3):34-37
本文通过对动机的定义、分类及影响英语学习动机的认知、情感和社会三大因素的角度,对大学生英语写作动机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从写作任务难易度,写作的目的价值,内、外在动机,积极反馈,写作课教师的素质这些方面来激发大学生英语写作的动机以促进大学英语写作的提高.  相似文献   
37.
杨静 《社科纵横》2005,20(2):160-161
“比德”观念在文艺创作和现实生活中的顽强生命力不容忽视,现今仍有着它的存在与影响,作为华夏美学塑造人性情感、心理结构的具体方式,本文就它的源头———先秦时代的山水诗话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8.
国外政府上网工程已有很大进展 ,我国政府上网刚刚起步 ,信息技术水平、人的观念、法律法规等方面远不能适应要求 ,必须针对这些难点 ,采取有力措施 ,促进我国信息产业和国民经济快速、健康、持续地发展  相似文献   
39.
孔子伦理的核心“仁”与基督伦理核心的“博爱”都是以人心的共同感受性为前提,而要求推己及人、视人如己、助人爱人。但基督伦理与孔子伦理在三个层面上存在着巨大差别,因为前者皈依上帝,后者回到生活。所以,前者爱无差等,博爱众生,后者爱有差等,尊卑有序;前者向上帝赎罪,企求来世,万物一切都是人和神的交流与对话,无需对人间投入精力和热情;后者与自然同在,重视此岸,不去向外超越而反身人际,安于家国族类。前者尊崇灵魂,鄙视肉体,追求生命的超越;后者灵肉兼顾,情理交融,重修养、重践履。前者禁欲,后者中庸、平衡。  相似文献   
40.
经济景气监测预警体系,是宏观经济的“晴雨表”或“报警器”。西方经济统计学家们为了满足宏观经济管理的需要,探求经济周期波动规律,早在一个世纪以前就开始了经济景气监测预警的研究工作,从九十世纪末,到二十世纪的七十年代,经过四次较大的改进与创新,经济景气监测预警体系得以不断充实和完善,并为世界各国所熟悉。中国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也开始了这方面的研究与应用,并且已建立了一系列具有中国经济特色的经济景气预警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