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2篇
管理学   4篇
劳动科学   1篇
人才学   2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1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15篇
社会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1.
做好党风廉政教育是反腐倡廉的首要任务。在增强反腐倡廉教育的有效性上,一要自觉维护党章的权威性和严肃性。二要不折不扣落实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三是坚持惩治和预防腐败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四是各级党员干部都要以身作则,才能增强反腐倡廉教育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林婷 《社区》2008,(10):54-54
误区一:浓度越大越有效 一般清洁剂需按适当的比例稀释使用才能达到最佳效果,冲洗时需按1(清洁剂):500(自来水)的比例洗净,加大浓度不但起不到去污的作用,反而增加清洗的难度,容易造成清洁剂在器皿中的残留,随衣物或食物进入体内危害健康。  相似文献   
13.
人民民主专政作为我国的国体,它也就决定了人民群众将在我国国家发展过程中占据决定性的作用.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的步伐不断加快,党的领导人在新时期提出了实现中国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庞大的人民群众基础作为改革发展的坚强后盾,人民群众的重要性也就显而易见了.本文主要在探究党在新时期群众工作开展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几点改善的建议,以供相关人员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4.
区域产业素质的提高对区域经济增长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传统理论并没有系统地对这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因此,本文从分析区域产业素质的决定因素着手,建立面板数据模型,用1998年~2006年29个省级区域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这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资本素质、劳动力素质、制度素质对全国和东部地区的经济增长有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资本素质和劳动力素质对中部地区的经济增长也显著的正相关而制度素质对中部地区影响不显著,而西部地区则只有资本素质是很显著的.回归结果还发现,以R&D投入强度为指标的技术素质对区域经济增长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可能原因是R&D投入的最终产出不一定是新产品,即不表现在GDP的增长上,或者是我国R&D投入的效率不高.最后根据实证的结果,提出四点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阶段特征要求实现社会发展观的转变,即以人为本、协调、全面、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另一方面,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要求文化力的拉动和规范,必须强化政府文化职能以实现社会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退役军人越来越多地参与到企业经营管理中,形成了独特的企业文化,管理者从军经历对企业经营行为的影响不容忽视。以2012—2017年我国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从军高管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发现:高管从军经历能够显著抑制企业盈余管理(无论是正向还是负向);与有从军经历的总经理相比,有从军经历的董事长的治理效应更明显。进一步检验表明,从军经历发挥的抑制效应还受到产权性质和市场化水平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从军经历烙印于管理者的道德品性和价值观念,可以产生积极的公司治理效应,在军民融合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下,为政府部门制定相关优惠政策、任用退役军人提供了证据支持。  相似文献   
17.
"蛮性"退化与艺术的改道--论曹禺后期戏剧创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蛮性”是曹禺前期创作的心理驱动力及审度人性的重要标尺。建国后,“蛮性”在意识形态的约束下逐渐退化,随之,作家的创作状态、审美取向、剧中人物的精神气质、作品的艺术风格均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相似文献   
18.
闪婚的第二天就闪离,因为我们懂得了珍惜、责任和爱,从此不敢再游戏人生。女孩出现,丈夫慌了2008年10月1日,是我和田浩大喜的日子。那天,站在酒店门口迎接出席婚宴的亲朋好友时,我发现大部分人还没有  相似文献   
19.
和谐社会视域下的政治和谐问题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们对未来和谐社会所怀抱的希望依赖于一种信仰,即这个社会至少存在着一种像样的政治秩序,这种信念指引着我们寻找政治的善.本文用政治哲学的眼光,解读了和谐社会价值层面的三个政治词语:公共的正义、政治的平等和理性的法治,并以此为和谐社会理性归依的意识观念厘析和谐社会这一政治事实的合理性,作为政治价值的现实回应,政治和谐化需要从政治社会化、政治民主化、政治法治化三种途径加以构建,同时,政治和谐化也是实现政治文明的重要标志.在政治和谐化的过程中,作为和谐政治社会基础的政治人的培育和塑造是其发展的不竭动力.  相似文献   
20.
文章在现代法理型秩序诉求的前提下,以制度供给和政治社会化之间相互生成、相互塑造的关系模式为分析框架,检讨当代中国农村秩序转型中,制度供给短缺和政治社会化不足的状况、形成机制及其思维和实践模式中的深层悖论,并以规范性原理为指标,寻求可能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