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1篇
民族学   1篇
人口学   90篇
丛书文集   1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1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0 毫秒
51.
巫锡炜  郭静  段成荣 《南方人口》2013,(6):54-61,78
利用最新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本文考察了省际人口流动的空间模式,发现省际人口流动呈现明显的空间聚集态势.并进一步分析地区差异对省际人口流动的影响,结果表明:作为流出地,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对于人口流出具有显著的阻力效应,但经济机会的多寡和经济回报的高低并无显著的影响;作为流入地,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对于吸引人口流入并不具有显著的影响,其“拉力”主要表现为经济机会的多寡和经济回报的高低.因地区发展不平衡短期内难以改变、经济开放性会继续增强、收入地区分化仍将存在,加上更加自由的流动环境和不断改善的交通和通讯条件,省级人口流动在局部地区集中的趋势将会进一步被强化.  相似文献   
52.
依据2000年"五普"资料,对流动人口的地区间差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地区人口参与流动的活跃程度有显著差异;不同地区吸引流动人口的能力有明显不同;不同地区所接收的流动人口的素质构成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53.
中国人口的地区分布:1933—1995年的变迁●段成荣(中国人民大学人口研究所北京100872)人口是社会经济生活的主体,一个地区的人口多少,不仅影响该地区的劳动力供给,从而影响其生产的发展,而且直接影响其消费市场的发展。与此同时,人口的多寡还决定了...  相似文献   
54.
60年来中国人口的地区分布及其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1995年1%人口抽样调查的资料,分析了我国人口的地区及其过60年中的变化过程。研究表明:中国人口分布的地区差异大。人口分布的总格局是:东部密集,西部稀疏;60多年来,我国人口地区分布的变化趋势是由东向西倾斜;全国人口分布的重心也向西北方面移动;但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上,人口地区分布的变化趋势各不相同;我国人口地区分布的集中程度在降低,人口的分布趋于“均匀化”;我国人口在不同地区之间的再分配过程受社会经济发展及有关政策的影响,在社会经济发展较快和相关政策较为宽松的时期,人口分布过程活跃,反之则较平缓  相似文献   
55.
控制人口保护耕地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段成荣(中国人民大学人口所北京100872民以食为天,要生存就要有粮食,而粮食生产又必须以耕地为基本条件。这就决定了耕地在一个国家(尤其是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然而,我国耕地...  相似文献   
56.
有效解决我国的流动和留守儿童问题,必须从根本上认识清楚并承认几个基本问题:流动儿童从本质上是流入地城市的"城里娃",而不是流出地的农村孩子;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之间表面上存在多种转换关系,但真正的可能渠道是更多的留守儿童进入城市,转换为流动儿童;我国人口流动正在经历家庭化过程,处于家庭化从第二阶段向第三阶段过渡的过程,这一过程决定了更大规模的流动儿童即将出现;国际公认的儿童优先原则要求我们在制度建设等各个环节和层面都必须优先考虑儿童的需求,以此为基点考虑如何解决流动和留守儿童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57.
无论是数九寒冬,还是炎炎夏日,每天清晨,在中国人民大学校园内,人们都可以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他那刚柔相济、匀称圆活的太极拳剑,在晨光微曦中透着一位长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事业的执著追求。他,就是著名人口学家,中国人民大学人口学系、人口研究所林富德教授。 林教授于1925年生于上海,并在那里  相似文献   
58.
21世纪上半叶我国各级学校适龄人口数量变动趋势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人口预测结果的基础上 ,本文分析了我国 2 1世纪上半叶各级学校适龄人口数量的变动趋势。结果表明 :( 1)在不同的人口预测方案下 ,2 1世纪上半叶我国各级学校教育适龄人口的规模将有较大的差别 ;( 2 ) 2 1世纪上半叶 ,我国各级学校的适龄人口数量都将有较大幅度的减少 ,这为我国未来教育事业进一步发展创造了较好的条件 ;( 3)尽管各级学校的适龄人口数都会减少 ,但是 ,各级学校适龄人口规模减少的过程并不是同步的 ;( 4 )下世纪上半叶 ,我国的适龄人口规模虽然从总的趋势上讲将减少 ,但是 ,这种减少的过程不是始终如一的 ,中间伴随有相当大的波动 ;( 5)在适龄人口总规模趋于减少的同时 ,城镇和乡村适龄人口规模的变动方向并不相同。  相似文献   
59.
土地承载力与中国人口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早在1935年,著名人口学家胡焕庸先生根据对1933年全国各省、县人口数的分析,提出了爱辉——腾冲线,用以描述中国人口分布的东西格局。当时,该线以东部分面积占全国的36%,而人口则占全国的96%;该线以西(包含今蒙古人民共和国)部分面积占全国的64%,人口仅4%(见表1)。半个多世纪过去了,中国人口的东西分布有什么变化呢?由表1我们看到,在近60年的历  相似文献   
60.
人类从产生之日始,就不断地移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也是人口不断迁移的历史。没有人口迁移,就没有社会的发展,没有人类的现代化。进入21世纪以来,人口迁移更趋活跃。国际移民成为当今全球化进程中一个充满活力的组成部分;在各国内部,人口迁移也异常地活跃。在我国,自20世纪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