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5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46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8篇
人才学   11篇
人口学   6篇
丛书文集   86篇
理论方法论   14篇
综合类   194篇
社会学   23篇
统计学   1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5年   2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61.
(一)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二)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三)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相似文献   
62.
通向经典的途中——评范瑞宾长篇小说《玩着笑着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瑞宾的长篇小说<玩着笑着哭>是部较成功的校园文学作品,本文对其进行深入分析,指出其在艺术特点与思想内涵上的诸种表现,对作品中所传达的佯谬、"永远变化、不断成长的内在自我"的意图、"人心背叛"的命题、市井文化心理等思想动机逐层解析,并肯定其存在着忠实于现实生活、个体生命体验等优秀作品生成的经典性因素.  相似文献   
63.
文章基于"五普"和"六普"数据,利用空间统计分析方法,对我国少数民族人口的地区分布及其变动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东部地区少数民族人口增长非常迅速,少数民族人口所占比重也有所增加;西部的大部分地区少数民族人口增长则相对适中,不过有一些省份的少数民族人口所占比重出现了下降趋势;东北地区和中部地区少数民族人口则是负增长,少数民族所占比重也略有下降。此外,本研究也发现少数民族人口分布及其变动具有显著的空间关联性,一个地区的少数民族人口分布及其变动趋势与邻近地区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64.
面对20世纪80年代末严峻的国际国内形势,江泽民临危授命,面临西方资产阶级的颠覆阴谋、社会主义向何处发展和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等一系列重大难题。在不断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江泽民表达了深邃的社会公平思想,提出衡量社会公平的标准、按照公平原则,创新了社会主义分配理论,认为法制是社会公平的根本保障,社会公平是建立在合理差距基础上的。江泽民的社会公平思想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5.
文章针对区域经济差异分析中存在的分析深度不足,或者分析指标越多效果越不理想的问题,展开研究,研究的实证对象为中国大陆地区的省(直辖市、自治区).首先,构建了自主分析的模型——奇异值模型,利用实证调研数据,从区域发展差异度的角度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进行了多指标分析,确定了六个不同发展层次的发展区域,找到了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存在差异的深层次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66.
傅爱毛着眼于底层小人物身上所闪耀着的人性之光,并运用充满生活质感的语言给予描绘和赞美。《嫁死》描绘和赞美了"真诚"和"弃恶从善"等美好的人性;《天堂门》描写并赞美"敬业乐群"或"爱岗敬业"、"关爱"等美好的人性;《换帖》描写并赞美"一诺千金"、"诚实守信"等美好的人性。  相似文献   
67.
2022年中国环境立法发展的基本特征是体系化。环境法典编纂进入官方视野带来了环境法体系化研究的热潮,并且在实质上影响了环境立法的思路和内容。国家层面的环境立法呈现出明显的体系化特征,两部环境法律的制定、一部环境法律的修改从不同层次推进了环境法律的体系化发展,制度的体系化特征凸显;新出台的环境司法解释和环境类部门规章数量较多,对于环境法律体系的发展完善发挥了重要作用。国家环境立法的新近经验可以为环境法典编纂提供参考,并反映出环境法典编纂中需要重点考虑的立法范围、立法权与司法权界分等问题。地方环境立法的活跃度相对于2021年有所下降,但立法类型、重点领域等基本保持不变,也出现了一些新领域、新制度的立法;同时地方环境立法中立法权限划分、立法主题选择、制度协同等问题值得重视,需要运用环境法体系化发展的思路逐步解决。2022年环境立法研究的关注重点也是环境法典编纂,并在体系化思路下对主要环境法律制度进行反思,关于环境立法本身的研究和分析也有不少成果。我国环境立法长期坚持的分散立法思路正在发生改变,环境法体系化发展的趋势已经明朗。  相似文献   
68.
基于比较哲学视野的分析,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论题的解释在传统中包含着三种不同路径的理解,即形而上学论题、知识论论题和元伦理学论题。致良知学说体现了知行合一的三种路径理解的统一,其中道德知识和道德动机的关系是把握知行合一与致良知学说的关键。本文把心学工夫论理解为道德意识的自我展开和实现,通过论证良知发用的功能,阐明阳明心学中包含着近似于内在主义道德动机的混合模型,并由此产生奠基于道德感知和道德情感交互性的美德伦理论述。  相似文献   
69.
马克思的法律理论,建立在马克思解释社会现象所通用的方法论之上。这一方法论,我们称之为本质主义方法论。马克思的本质主义方法论形成了他关于法和法律的理解。在他作品的许多处,他对于现象和本质的解释之间做了区分。同样,马克思区分了法的本质和法的现象,他坚持认为法的本质是我们判断和鉴别法律的标准。  相似文献   
70.
通过回顾和梳理不同经济概念的创业文章,从经济角度出发对创业理论作了重新的审视,分别从宏观经济、组织和个体行为三个层次系统地进行梳理,讨论创业的不同经济含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未来研究需要努力的方向:研究中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通过对创业的实证类量化研究,证明其确实能够有效地带动经济的发展;从其他视角对其进行研究,对创业达到一个更深更加全面的理解;借鉴各国不同地域和文化背景下的创业研究,并逐步形成适合本土经济发展的创业体系和创业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