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丛书文集   8篇
理论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10篇
社会学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鄂伦春族图腾文化:人类远古的幻想和寄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鄂伦春族历史上古老而奇特的图腾文化与现代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渊源关系,它承袭着民族文明的生命密码。作为我国较少民族之一的鄂伦春族坚守着一方土地,传承着一种文化,他们没有把自己看做是世界的主宰,而当做是其中的一部分,并希望人与世界万物建立起血缘般的关系,从世界万物中获得自身生存的权利。我们只有在不断认识和改造自然中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的天然乐生倾向,才能实现人自身的不朽的价值。  相似文献   
2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成功地指导着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使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蓬勃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23.
文化生态学视域中的鄂伦春传统渔猎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倡导生态文明的高度来重新审视鄂伦春传统渔猎文化,既可以加深我们对该文化传统内在价值的自觉认知,也有利于今天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高度文明的现代文化.鄂伦春渔猎文化是繁衍、生息在特定生态环境内的族群的智慧创造,是人与自然不断融合、碰撞所逐渐形成的与特定自然环境相适应的理性化的文化行为.对自然崇拜的生存观念、游动迁徙的生存方式、合作和分享的平和心态构成了鄂伦春渔猎文化的基本特征,其中蕴含了丰富的生态文明因子.渔猎文明是一种人类历史上最为成功与最为持久的生存方式,对自然取之有度,合理利用,构成了渔猎文化的本质特征,它也应该成为生态文明所必须坚持和遵守的基本原则.因此,鄂伦春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也是一个必须加以重视的文化战略问题.  相似文献   
24.
北大荒知青纪实文学以纪实、纪事、纪行的非虚构的文学样式,在北大荒粗犷雄浑的地域文化特色的背景下,客观真实地叙写了那段北大荒知青上山下乡的生活经历,在个体叙述与集体记忆中完成对那段特殊历史以及那段历史中复杂人性的认知与反思.其艺术创作的自发性与民间性,精神容量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历史意蕴的多重性和开放性为我们提供了广阔的研究空间.  相似文献   
25.
通过深入调研及分析,论述了发展粮油资源的意义,探讨了无锡市粮油资源生产和加工贮藏的现状,指出了粮油资源可持续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无锡市粮油资源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