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4篇
  免费   3篇
管理学   25篇
劳动科学   1篇
人才学   4篇
丛书文集   52篇
理论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143篇
社会学   12篇
统计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51.
见到孙秀英.她刚处理完两件社区纠纷.一脸风尘仆仆的样子,对于获得全国先进表彰.她很淡然。也许对她来说.荣誉已经属于过去.但能获得这么高的荣誉.她感触最深的是党和政府对社区工作是越来越重视了。  相似文献   
52.
金工课程教学改革迫在眉睫。从重视金工实践环节教学、更新教材内容、加强金工实验和工艺设计教学、提高金工课程教师质量方面入手 ,改革课程教学内容 ,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培养 2 1世纪需要的大学生  相似文献   
53.
五四时期,《资本论》在中国的传播实现了前所未有的成功,从而进入了中国政治思想文化的中心,有力助推了中国革命的新民主主义转向。五四时期《资本论》传播力建构的成功,得益于五四精英多元互补的翻译赞助策略。通过赞助推出简明的阐释性文本强化《资本论》学理的易解性,在《新青年》等报刊刊文介绍、评论与节译强化传播广度,筹划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等社团的译介与研究活动、演讲、授课及与进步力量积极互动强化传播深度和力度,五四精英有力赞助了《资本论》的中国传播。五四时期《资本论》传播力建构的翻译赞助之道对当前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著作的国际传播力建构极具现实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54.
王彬 《南方论刊》2020,(3):43-45
重庆大巴车坠江事件引发了大家对于公共环境政府危机管理的思考,许多学者认为政府危机管理"失灵"现象屡屡出现原因就是缺少公众参与。因为公共参与危机管理有利于提升社会整体应变能力,解决"失灵"现象以及确保政府价值取向。但目前我国公众参与政府危机管理仍存在"两薄弱一忽视"的问题,这就要求我国政府在危机管理中建立和完善公众参与制度、实现危机教育机制常态化和建立多边危机应急机制来应对公共环境危机。  相似文献   
55.
56.
57.
国际上有人认为:“人权高于主权”,不干涉内政原则不适用于人权问题,“人权无国界”……这些论调的背后,除了意识形态原因作祟外,还有理论上混淆了国外主权与国内主权、人权的国内保障与人权的国际保护等一系列概念,模糊了人权与主权的质的关系。因此,理论上澄清是非,实践中作出回答,在当前尤显必要。本文试图从人权与主权的互动性  相似文献   
58.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这一纲领性的人权原则入宪,标志着我国人权保障开启了制度化的进程,为我国的人权问题从政治问题向法律问题的转化提供了宪法渠道.本文对我国人权价值论证方式、人权条款的设置模式、人权保障的修宪模式进行了理性剖析,我国的人权保障具有价值论证上的社会性强调、人权条款上的抽象化设置、修宪模式上的制度性演进等特点.  相似文献   
59.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建立在全球基础上的跨国公司在全球经济、社会中扮演日趋重要的角色。公司内部治理和外部监管虽一直是各国公司法规制重点,并颇有成就,但跨国公司却因其管辖权的冲突、"集团决策"对成员公司法律地位的冲击、"富集"效应和跨国性带来的社会责任等特殊性而给其有效治理带来难题。为此,对跨国公司的治理需要走出企业—国家的二元结构模式而引入市民社会(压力集团)、国际组织、非政府组织等多元力量,形成多主体、多层次的全球治理模式,完善跨国公司的治理,以抵制跨国公司发展的负效应。  相似文献   
60.
本文从健康概念的认知过程、"健康第一"理念的丰富内涵、以人为本是21世纪对"健康第一"理念的再认识三个方面阐述"健康第一"新理念,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健康意识和行为,从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为社会培养出合格的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