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3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15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3篇
人才学   5篇
丛书文集   58篇
理论方法论   12篇
综合类   85篇
社会学   23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41.
清谈,指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一种社会现象,亦称"清谭"、"玄谈"。可追溯到东汉末年,当时朝廷腐败无能,宦官专权,民不聊生,导致太平道、黄巾军揭竿而起,一批有正义感的文人士大夫遭遇各种困厄,迫害,却无力扭转乾坤,不得已逃避于老子、庄子等所谓  相似文献   
42.
通过对杭州职业技术学院与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共同创办的高职学生创业园的模式从特点、效果、前景等方面进行的分析研究,指出这种与区域经济紧密结合的高职学生创业模式是目前高职学生创业模式的一种创新.同时对该模式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进一步完善高职学生创业园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43.
乡村木偶戏     
乡村木偶戏,已有好些年没有看到了。最近逛庙会,才看了一场久违的木偶戏,但那场景,实在令人有些心酸。一场木偶戏,剧团人员十多个,观众百十人,显得冷冷清清,毫无当年的那种热闹气息。记得小时候看木偶戏,人山人海,摆地摊的到处都是,算卦的、  相似文献   
44.
以西方文化的总体历史为背景对<等待戈多>进行文本分析,认为<等待戈多>表现的是西方人在后上帝时代的精神处境.<等待戈多>显示出西方人重建有意义的宇宙秩序的努力.在上帝死后而新的超越理想尚未建立之前,<等待戈多>是西方人的宿命和使命.  相似文献   
45.
王晓华 《河北学刊》2012,32(4):30-36
在许多学者眼中,中世纪美学是轻视身体和感性生活的典型。然而,这种立场可能折射出根深蒂固的误解。事实上,中世纪基督教美学并非简单地否定身体,而是以一种背反的方式肯定了身体的地位和价值。从奥古斯丁到托马斯.阿奎那,身体都不仅被认作反映上帝荣耀的受造物,而且被视为可以获救的希望之舟。如果说获救之前的身体是血气之身,那么,获救之后的身体则为轻盈、纯洁、不朽的属灵之体。通过重构这两个系列的身体意象,会发现中世纪身体美学的矛盾品格:在对身体的肯定中蕴涵着对身体的否定,反之亦然。正因如此,中世纪身体美学才蕴涵着多个维度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46.
从文化的视角对乔治·奥威尔的创作作品做出解读,探讨英国传统文化对奥威尔创作的重要影响,以及乔治·奥威尔反极权主义作品所体现出的普适意义.  相似文献   
47.
人脑是在生物适应环境的进化过程中形成的,生物机体适应环境的内在机制是思维的雏形,人的思维创造活动是一个复杂的自组织运化活动,对大脑潜能的开发要求将社会实践与内在思维修养结合起来。生态思维是建立在生态科学、复杂性科学基础上的过程性思维、价值性思维和辩证思维。它要求将认知理性与价值理性结合起来,将和谐与发展统一起来。生态思维是对东西方思维的有机整合,是直觉体悟思维和科学理性思维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48.
体育教师的非言语行为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方面.本文阐释了体育教师非言语行为的内涵,探讨了体育教师非言语行为的功能,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体育教师非言语行为管理的艺术.  相似文献   
49.
中国现代生命美学是中西方生命思想对话的产物,方东美的生命美学则融合了儒、释、道与怀特海和柏格森的生命思想。他视宇宙为一有生命的情理集团,美就是生命,生命就是创造,艺术的使命则在于原天地之美,协和宇宙,参赞化育。方东美生命美学的最大意义是将个体性原则引入了中国美学,其局限在于对个体性原则坚持得不够彻底,以至于对中国艺术的阐释出现了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50.
具有民族风格的自主设计和自主品牌,在当今国际文化市场的竞争中占有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观念内容决定着形式,在这种大的背景下,我们应从教育源头抓起,充分挖掘本民族的本原文化意识形态,以适应世界范围内的设计主流及传播本土文化。本文从传统民族文化的精髓中提取适应于当代设计教育的本源哲学观念,初步建立民族哲学与美学文化观在当代艺术设计教育中的理论框架导向和理论研究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