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0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128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65篇
人才学   47篇
人口学   6篇
丛书文集   234篇
理论方法论   39篇
综合类   578篇
社会学   89篇
统计学   3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72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70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2篇
  1975年   2篇
  1963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台港新儒家学者唐君毅非常重视中国艺术精神的阐发及重建。从道德文化哲学角度,他把艺术精神理解成道德精神之"用",显出浓厚的儒家本位的立场,但当他悬置"道德理性",论中国艺术"虚实相涵"之特质,"生化无穷"之"化"境,都深契于庄子哲学,并呼应着他早于徐复观近20年提出的道家"纯粹之艺术精神"一说。唐君毅对"郭象注庄"之"自然独化"一义的延伸阐发,揭示出庄子之"道"实通于中国艺术精神。  相似文献   
182.
郭保林是有成就、有个性的散文家,也是有自觉的文体意识和创作追求的散文家。他的文体自觉表现在对散文理论和创作规律的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更表现在他在创作实践中自觉地探索散文的艺术形式,守成创新,不离其宗。他以自觉的艺术实践丰富了散文范式,为散文艺术发展辟径开路,提供了更为开阔的发展空间。郭保林鄙视文坛上的低迷颓败之风,拒绝纠缠鸡毛蒜皮的小悲欢,他要创造具有史诗般品格和浪漫主义精神的散文世界,创造浓墨重彩、瑰丽凝重的散文世界。  相似文献   
183.
通过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文献的量化分析,对文化创意产业的研究进行了理性反思和前瞻。我们发现,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研究范畴重宏观发展范畴、轻传媒产业研究;研究建构整体分布较为合理,但具体不同范畴的建构明显失衡,以"发展宏观分析"和"产业经济"为重点,大众传媒作为文化创意产业中的重要领域并未得到应有重视。后续研究应本着理性态度进行学术思考,并在理论和实践的关联中找到研究的平衡点。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升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研究水准,彰显研究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4.
对各单位领导进行会计集中核算意义的教育;强化会计电算化能力,鼓励出台电子报账体制;保证网络安全;加快会计管理职能的转型。  相似文献   
185.
随着社会的发展,医护工作者的文化修养和精神内涵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基础护理学是护生的主干课程,对护生今后的职业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加强专业知识的讲授,更要充分挖掘每一章节内容中隐藏的思政元素,以医学人文教育为指引,让医学人文教育深入护生的内心,帮助护生增强社会责任感,培养护生良好的职业素养,让护生热爱护理专业,树立坚定的献身祖国医疗卫生事业的社会意识。  相似文献   
186.
随着中国政府从经济建设型向会共服务型转变,广播电视会共服务也作为一个重要的学术话语,被认为是对"市场失灵"的矫正,是实现城乡和地区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举措.为了建立中国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的长效机制,从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的覆盖、内容、体制、评估和保障等方面论述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的建构.  相似文献   
187.
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养离不开传播,媒体融合传播已经成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养的重要机制。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养是融媒体参与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新闻媒体应推进“媒体融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行动,拓展传播渠道,充分建设和利用全媒体矩阵传递民族团结友爱能量。以讲述民族故事的方式向人们提供信息,有利于提升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养效果,人们也更愿意分享和传播这样的民族共同体意识信息。遵循媒体融合理念,我们应该深耕基层,调动各种社会力量,汇聚多种社会资源,协同做好民族共同体宣传工作。  相似文献   
188.
关于小众型生态旅游及其适应性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小众型生态旅游追求多元目标,重视环境教育和当地居民的福利,从产品设计、服务方式到市场营销,都针对有特殊兴趣的小游客群进行。小众型生态旅游的发展对西部地区尤其生态脆弱地区的旅游开发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9.
“具体普遍性”是黑格尔哲学思想体系中的一个重要概念,齐泽克通过对这一概念进行拉康化的阐释而激活了黑格尔辩证法体系中内在的否定性和断裂性维度。一方面,从普遍与特殊的辩证关系看,齐泽克认为,黑格尔的具体普遍性是普遍性不可化约的例外点,作为普遍性内在分裂的特殊性,它在构成普遍性的同时颠覆了普遍性;另一方面,从本质与表象的辩证关系看,“作为表象的表象的超感性之物”隐藏并揭示了表象之幕背后的一无所有,而崇高客体则意味着普通之物占据了这一神圣的空位,二者与具体普遍性遵循同样的不可能性逻辑。在对黑格尔“具体普遍性”重新解读的基础上,齐泽克重构了黑格尔的辩证体系。在此,黑格尔的辩证法不再是传统哲学所认为的是在辩证运动中吞噬和协调了一切矛盾,实现了绝对精神和自由的总体性哲学。相反,他主张黑格尔辩证法是分裂的、有限的、差异的体系,并存在着不可能性的断裂内核。因此,在本体论意义上,完满的普遍性是不存在的,所谓完满的普遍性只是抽象的普遍性,真正的普遍性是普遍性自身内在的分裂点、悖论点和例外点,是具体普遍性。  相似文献   
190.
《阿Q正传》对精神胜利法的否定反映出知识分子对改造国民精神工程的怀疑与动摇,体现出启蒙落潮后的精神危机。鲁迅用小说的方式回应这场精神危机,他让本无闻乡间的阿Q成为一时瞩目的被砍头者,然而对阿Q“假革命”的揭示也预示了知识分子继续寻求“真出路”的努力。对出路的重新探索彰显了知识分子从改造国民的精神到精神的自我改造的心向转变,也体现出中国思想界从启蒙主义的自我认识过渡到富有革命精神的社会干预阶段转向。主题的变化导致文本结构和叙事策略的改变,鲁迅用精神胜利法的概括性弥合启蒙与被启蒙的界限,故而削弱了“看与被看”的平衡结构;为凸显对寻求出路的渴望,营造出“打破团圆”的召唤结构。《阿Q正传》发表百年之际,回顾知识分子从“改造国民精神”到“精神自我改造”的变化轨迹,不仅有助于理解当时知识分子的心态和思想界的变动,也有助于今天人文精神的复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