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1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20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5篇
人才学   11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24篇
理论方法论   6篇
综合类   93篇
社会学   25篇
统计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白文静  蔡燕航 《创新》2014,(1):56-59
美国学者詹姆斯·斯科特的农民研究在学术界颇具影响力。斯科特农民日常反抗研究的独特性包括三方面:一是斯科特的研究展现了一种理解"剥削"的新视角,认为小农的"被剥削感"来自于对其生存权利的威胁;二是斯科特的研究将以往农民反抗研究的关注点从"有组织的反抗"转向"日常反抗",后者体现了农民参与政治的独特方式;三是斯科特的研究摒弃传统的"精英政治观"而转向"弱者政治观",以底层立场来研究底层政治。  相似文献   
182.
本文试图从文化学的视角对现代性、全球化和中国知识做一系统的考察和研究。认为现代性是一个涉及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个层面的具有内在张力的整体性概念,其核心原则为理性。理性具有一种内在的扩张性,这决定了现代性是一项"未完成的扩张",扩张的结果导致了全球化的出现。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必然带来文化全球化,文化全球化不等于文化一元化。现代性的中国知识应立足于"本土资源",面向"中国问题",同时借助西方知识,积极吸取现代性知识中的普世化要素,以实现中国知识的"创造性转化",最终建构起真正属于中国的现代性知识。  相似文献   
183.
<正> 应我校辞赋研究所的邀请,美国著名的中国辞赋和《文选》研究专家、华盛顿大学亚洲语言文学系主任康达维教授偕夫人美国《华声报》社长兼主编张台萍博士于8月8日访问我校。山东大学中文系与辞赋研究所联合举行座谈会。参加与客人座谈的有中文系主任牟世金教授,辞赋研究所所长龚克昌教授等20多人。会上,客人首先介绍了美国汉学研究情况,并回答了与会者提出的问题。随后,主客双方交流了各自的研究心得和今后打算,表示愿意加强相互间的交流。副校长曾繁仁教授会见了客人,商讨了山大与华大加强交流和合作的可能性。曾副校长代表校方聘康达维为我校客座教授。  相似文献   
184.
“广陵涛”是个有名的历史地理问题。“广陵曲江有涛”,是历史上一个很有价值的记载,对于长江古河口、古潮汐现象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依据。自从西汉枚乘写了著名词赋《七发》以后,二千多年来,广陵涛一直是历史学家和地理学家反复争论的问题。枚乘以华美的词藻详细记述了广陵涛发生的时间、  相似文献   
185.
本文从市场机制在高等教育市场中的经济学作用机理入手,分析了市场机制在配置高等教育资源时的有效性,然后对市场机制可能失灵的地方进行了分析,并对解决这种失灵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86.
功夫论是张载哲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张载心性理论在个人修养、实践层面的落实和体现。张载的心性工夫论是把孟子的“尽心知性知天”与《中庸》的“至诚”“、尽性”和《易传》的“穷神知化”、“穷理尽性以至于命”的整合和提升,提出了“大其心”的直觉体认方法。张载的功夫论表现为一个“成性”的修养过程,最终实现“至于命”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187.
前妻勿扰     
<正>一段名正言顺的再婚却常常让我有种错觉,仿佛我是老公和他前妻的"第三者"……我勉强将一根青菜叶夹进嘴里,咀嚼的同时,内心涌上一阵呕心的烦乱。我发现秦诺正用余光愧疚地扫了一下我。就在几分钟前,一个电话让我们吃晚饭的气氛变得沉闷起来。电话是秦诺的前妻吴华打来的,对方一如既往地拿孩子说事。我知道,她这样做无非就  相似文献   
188.
于洋航  郗春嫒  李冬妍 《民族学刊》2022,13(5):8-14, 131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方式和关键路径。通过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指标体系,科学深刻地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真实全貌,有助于进一步评价和改善现阶段我国民族工作状况,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本文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构的意义和原则出发,基于认知体悟-情感信仰-行为倾向三维结构,结合内隐层次-外显层次两层框架,建构符合新时代中国发展特色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89.
李钧鹏  许帅航 《江海学刊》2023,(1):137-147+256
近年来,广场舞在被污名化、受抵制、缺场地等不利条件下依旧“遍地开花”,大街小巷随处可见,体现出这种群众性活动的顽强生命力。对此,相关研究在广场舞与广场舞者关系的学术脉络上展开,但多集中于分析二者的静态关系,对其中的机制过程缺乏研究。以涂尔干的集体欢腾概念为核心,借用柯林斯的互动仪式链理论,广场舞的互动场景可以得到分析。通过对武汉市五个广场舞田野点的观察和访谈,可以发现,“脱嵌”于原有社会关系的中老年女性试图以广场舞充当替代性的社会互动形式来再造个体情感能量。在跳舞活动中,她们依托广场舞场景中的结构特征,通过身体在场的面对面互动逐步实现集体欢腾体验。在定期性的集体欢腾中,广场舞参与者实现了情感能量的持续性补充和再造,并对广场舞活动本身产生强烈认同感。  相似文献   
190.
摘要:建国初期,我国节日休闲呈现突出的时代特征。中央政府在新中国伊始即颁布节日的休假方法,制度上保障了我国居民 在节日进行休闲的权利。同时对不符合社会建设的节日闲暇活动进行改造,并结合时代背景将政治元素与集体特性融合到节 日休闲当中。五十年代对待传统节日休闲的态度较为理性,节日休闲文化和节日休闲活动得到较好的延续与传承。建国初期 节日休闲转型与延续的经验,对如今节日休闲的引导与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