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0篇
  免费   2篇
管理学   22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4篇
人才学   2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41篇
理论方法论   9篇
综合类   97篇
社会学   21篇
统计学   1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0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4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艾米莉·狄更生诗中的意象探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韦兰芝 《南都学坛》2000,20(1):53-55
美国19世纪女诗人艾米莉·狄更生的诗篇以大量运用意象语言而著称。她在塑造意象方面有几个显著的特点:善于在诗中将大量隐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结合使用,善于运用平凡渺小的事物来表现崇高庄严的主题,善于创造高度浓缩的比喻和大量的怪喻,善于将具体与抽象嵌合使意象抽象化等等。  相似文献   
12.
尽管二十年来世界各地的历史学已经普遍采用数量方法,但是,探讨现代历史学与数量方法之间的关系的尝试并不多。特别是日本,虽然也宣传历史学与各邻近学科的交流,并宣传关心生活史、社会史问题如何重要,但在介绍数量方法上,却做得很不够。如果简单地认为“数量方法=分析手段”,那“数量方法的意义”这一分析课题中所包括的问题的广度和深度,就会荡然无存。数量方法的作用,单从手段的有效性上是无法看出的,不去探讨数量方法与历史学的性质及发展之间的关系,就无法搞清这一问题。那么,数量方法是什么呢?本文将其内容归纳为三点。第一,利用电子计算机系统地积累、贮存、利用史  相似文献   
13.
随着学校校园网络的建成与不断发展,校园网络作为信息传播的新媒体,越来越成为广大师生获取知识和各种信息的重要渠道,并对日常学习、生活乃至思想观念发生着广泛和深刻的影响,但是也产生了诸如网络信息保密、网络安全、病毒防护等新问题,这些都是校园信息网络安全建设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朱兰芝 《东方论坛》2007,(1):127-127
"三农"难题的生成与发展已经成为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障碍,同时这也是我们在21世纪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面对的现实困境之一.  相似文献   
15.
来不及等到七年,六年的婚姻也足够痒到让人难忍。看看那人,到处都是别扭,处处痒得让人想狠狠地抓挠,但,最无望的是,抓挠都是需要力气和热情的,丛青青连这样的力气也懒得鼓起来了。不知道有多久了,似乎有一团沉闷得化不开的气团,自家里的屋顶重重地压下来。没有声音,没有色彩,只有莫非凡穿着浅灰色毛衣的身影,时而晃动一下,从客厅到卫生间,或者是从书房到卫生间。有时候,丛青青故意把水杯用力礅在茶几上发出很大响声,或是把薯片嚼得咔吧响,她试图用这样的方式打破沉闷,引起莫非凡的注意,或者被他呵斥一顿,两个人吵上一架,也算是一场痛快。但,莫非凡照旧盯着国际新闻或是报纸的体育版,再大的石头投下去,他硬是不起水花和涟漪。丛青青怎一个绝望了得?  相似文献   
16.
在美学界进行的有关马克思《1 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讨论中 ,“内在的尺度”是一个有较多争议的概念 ,而且论者们还从对它的不同解释出发证明自己对诸如美的本质等问题所持的观点。本文从马克思原文的含义、思想资料的渊源上讨论了“内在的尺度”问题 ,并进而指出 ,尽管我们可以从马克思的许多阐述中引申出他关于美的规律、美的本质的见解 ,但是他的阐述并不是就美的本质、美的规律立论的  相似文献   
17.
爱默生的散文贯穿着一条清晰的主线:反对权威、束缚,追求独立、自由.然而,由于他的散文风格表现出以下一些基本特征:语言缺乏连贯性,充满似是而非和否定的句子,使得读者难以捉摸他的话语里的真实含义.研究发现,爱默生模糊的语言风格很接近中国老子似是而非的语言风格,而二人的语言风格代表着他们的真理观和语言观.爱默生刻意通过不连贯、似是而非和否定的修辞手法来表达其哲学主题,以启发读者通过文本寻找真理,而不是直接告诉读者真理是什么.  相似文献   
18.
朱德是我们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主要成员之一。西柏坡时期他投入较大精力组织和领导了解放区的军工生产事业。在军工企业的组织、生产、改革和各解放区的统一协调上做了大量工作,使各解放区的军工生产能力大大增强,不仅保障了解放战争的顺利进行,而且还为新中国军事工业奠定了物质及人才基础。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当代文学艺术史上 ,曾经出现过一种非常流行的文学艺术思潮———“写本质”论。“写本质”论者称 ,“写本质”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文学艺术方法 ,只有“写本质”才能真实地反映社会现实。虽然“写本质”论不无产生发展的合理性与必然性 ,但是作为一种思潮 ,它也要随历史的发展而终结。从哲学的层面看 ,“写本质”论属于旧唯物主义范畴。文学艺术作品要真正真实地反映社会现实 ,就应当超越旧唯物主义的影响 ,“马克思地”研究和描写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20.
言志与缘情是中国艺术思想史上两种不同的艺术观。它们之间,有时候表现为某种程度的兼容与同一,有时候表现为某种程度的对立与斗争。这个问题不仅在各个时代的当时就牵动了艺术思想史家和批评家们的触须,而且直到现在,也在不断唤起人们的兴趣。但是,以往对这个问题的研究有一个根本的缺陷就是只把它们当作一对对立的艺术思想的范畴,而没有把它们当作一个过程来研究。显然,这样一种研究,既有静止地看问题的形而上学性质,又有把观念同历史相分离的唯心论性质。本文主旨在于在摒弃这样一种研究方法的基础上,把这一对从经验直观看来似乎是同时并存的范畴描述为一个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