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5篇
  免费   7篇
管理学   48篇
劳动科学   9篇
民族学   13篇
人才学   8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102篇
理论方法论   34篇
综合类   235篇
社会学   19篇
统计学   1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6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71.
民族地区师资队伍建设是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关键。民族地区的师资队伍建设必须紧密结合本地区、各民族的教育发展的实际,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472.
近年来《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等刊物发表了一些研究马克思哲学的文章,1995年第6期发表的俞吾金教授的《论两种不同的历史唯物主义概念》一文,通过释义“历史唯物主义”概念的涵义来重新理解马克思哲学的总体性和本真精神。俞文讨论了马克思哲学的许多重大问题,提高了讨论的层次,把研究的深度向前推进了一步。读后很受启发。我们同意俞文总的观点:“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的划时代的哲学创造之所在,马克思并没创立过历史唯物主义以外的任何其它的哲学。换言之,历史唯物主义就是马克思哲学”。俞文的这些论述加深了我们对马克…  相似文献   
473.
儒家把天命视为人的德性的来源,要求人“知命”、“畏天命”,以成就君子人格。儒家又把人不能控制的因素归结为“天”或“命”,但没有消极地等待命运的安排,要求人“修身以俟时”、“造命”,表现出积极的人生态度。  相似文献   
474.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经济社会生活中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不同程度地反映到劳动关系中来,劳动关系也呈多样化和复杂化的趋势,劳动争议案件数量持续增长、案情日益复杂、影响越来越大。为及时解决劳动争议,维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  相似文献   
475.
关于山东产业结构合理化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东产业结构调整应立足经济结构现状及资源和产业优势 ,继续实施“二三一”的产业发展总方针 ,重点扶持主导产业 ,加快改造传统产业 ,大力培植高新技术产业 ,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要加大配套改革的力度 ,培育风险投资体系 ,培育新的消费热点 ,积极推进经济的国际化进程  相似文献   
476.
与"立人"相区别的"立知"取向、在实践理性和理论理性区分前提下的纯粹立知态度和求真精神以及与实践方法自觉相区别的立知方法,是西方纯粹立知观念的三个相互联系的支点,也构成西方科学精神中的重要因素。由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立人"的致思取向和西方传统文化中"立知"的致思取向尖锐对立,使我们很容易忽视或误解这些观念,这会直接影响我们对科学的反思,进而阻碍中华民族科学精神的形成。  相似文献   
477.
目前,中国60岁以上人口超过2亿,已进入老龄化社会,由此带来“老有所养”的问题。在此背景下,全国政协近日召开双周座谈会,就积极推进“医养结合”养老护理模式建设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主持会议并讲话。会议为解决这一重大民生问题提供了良好思路。  相似文献   
478.
知识形态的形而上学作为外在形而上学以形上之道为终极对象,但由成知活动的本性所决定,不能产生形上之道的本真意象或规定,而只能产生有关它的象征性意象或规定,因而并不直接拥有形上之道。外在形而上学不明于此,把形上之道的象征性意象和规定看成了它的本真意象和规定,因而陷入了幻相。克服幻相的有效途径是在自觉到意象和规定的象征性的基础上将其仅在象征的意义上来观照,由此出现由认知向鉴赏态度的转变。在鉴赏性的观照中形上之道作为鉴赏者的体悟而存在。这就是内在形而上学或形上境界。如果把鉴赏性观照的机能归结为纯粹想象力,把体悟的存在域归结为时间,那么内在形而上学就成立于纯粹想象力和内在时间之中  相似文献   
479.
现今大学生党员教育模式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任务的要求、与大学生党员在高校中的地位和作用不相适应,急需从教育内容、教育模式、制度建设、工作保障等方面建立大学生党员教育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4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