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14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4篇
社会学   2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当代中国正处在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急剧转型之中。社会转型以及由此引发的行政环境的变化 ,对政府行为提出了适度、规范、公开、高效、廉价等方面的新要求。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政府 ,要以先进的行政理念重塑政府行政 ,构建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政府行政范式 ,就必须在改革中实现从管制行政向服务行政、从全能行政向有限行政、从依政策行政向依法行政、从免责行政向责任行政以及从政府自我评估机制向社会公众评估机制的历史性转换  相似文献   
12.
发端于十年前的改革开放大潮,已经引起我国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处于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带和先行区域的沿海开放地区,其变化的程度尤甚。在农村,从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的历史性转变正以史无前例的速度和规模急剧地进行着;在城市,商品经济体制正逐步取代原有的产品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即社会主义公有制  相似文献   
13.
转型期我国公共管理面临的十大挑战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当代中国波澜壮阔、快速激变的社会转型,引发了许多新的公共管理问题,对以履行公共事务管理职责为存在依据的公共管理部门,提出了包括理念重塑、职能界定、权力制衡、能力建设和体系构建等一系列的挑战.这就迫使我国公共管理部门尤其是政府机关应当不断地转型和变革,在摒弃过时的管理模式和放弃某些旧的职能的同时,必须因应新的行政生态环境,尽快采取新的治理模式,以达到一种新的、更高层面的秩序与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14.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战略任务,也是一场深刻的革命。政府作为公共权力和公共资源的最大掌控者,如何科学定位其职责担当、规范其施政行为,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关键性的作用。本文揭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意蕴,阐明了政府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基本职责,剖析了在生态文明建设中面临的困境与挑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培育生态责任意识、加大生态公共服务、发挥生态管理职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健全参与机制等政府履行生态文明建设职责的若干途径。  相似文献   
15.
论市场经济运行中的社会发展肖文涛国外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历程已经昭示:市场经济作为一种在国家宏观调控下的资源配置方式,能够促进社会的巨大进步,但市场经济并不等同于社会发展。这不仅因市场经济与社会发展分属于社会整体发展的不同方面,更因为市场经济运行中重视...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国突发公共事件增加,其发展态势对政府执行力建设提出了严峻挑战。政府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执行力的构成要素包括素质优良的执行主体、高效协调的执行机制、先进完备的执行工具、充足适用的执行资源、求真务实的执行文化等,其建设的基本途径应围绕上述几个方面加以开展。  相似文献   
17.
当今中国,新一轮汹涌而起的离婚浪潮,已是不争的事实。统计资料显,我国继50在代初、6O年代末、80年代初三次离婚浪潮后.近年又出现了第四次离婚浪潮,而且离婚比例之高前所未有。19948我国国离婚人口达到619万人.离婚比例由1990年的5.9%。9%增加到1994年的7.1%.其中,北东、辽宁、吉林、上海、青海、西藏等省市区的离婚比例超过了10%。对此.人们或赞许.或反对,或惊叹.或迷惘,各执一端.莫衷一是。笔者以为.正确的态辰区上是冷静地对待,既看到它的积极、进步的社会意义.又正视它的消极、负面的社会效应.任何简单地加以肯…  相似文献   
18.
绩效评估:当代政府管理创新的实践工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绩效评估作为当代政府管理创新的实践工具,在国内外愈益受到广泛的研究和运用.伴随着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扩展和深化,绩效评估正不断得到加强,已经成为各地政府改革与管理创新、建设服务型政府的主要内容之一.本文通过对政府绩效评估的价值意蕴的概括性解析,阐明了绩效评估对当代政府管理创新的现实必要性和路径有效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当前深化政府绩效评估、推进政府管理创新的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在过去10年的改革开放进程中,我国东部沿海逐步形成了一条由南而北的对外经济开放地带.1979年国务院把广东省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省的厦门开辟为四个经济特区.1984年对外开放北海、湛江、广州、福州、宁波、上海、南通、连云港、青岛、烟台、天津、秦皇岛、大连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和海南岛,并在上述开放城市中相继建立了十多个经济技术开发区.1985至1988年又先后开辟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厦漳泉三角地区以及辽东半岛、胶东半岛和环渤海地区等沿海对外开放区.1983年初国务院宣布把海南岛改制为海南省,并把它确定为中国最大的经济特区.这样,就初步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  相似文献   
20.
改革进程中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先富起来的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打破了我国原有分配格局基本上处于均等化的状态,代之而起的非均等化的分配格局逐步形成。全体人民在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的基础上出现了明显的收入差距,并由此形成了不同收入层的分化。其中尤为瞩目的是,当今社会已经出现为数不少的“大款”、“大腕”和“大亨”,他们的收入和自有资产高达百万、千万甚至数亿。对此,我们不妨以富翁阶层加以概括。 随着这一阶层队伍的不断壮大,加上它在现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