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2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5篇
综合类   8篇
社会学   1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1.
12.
蒋锐 《老年世界》2007,(18):45-45
正值酷暑季节,老年人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又处于高发期。不少老年人常常一觉不醒,有些甚至是半夜突发心脑血管疾病而与世长辞。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心血管内科舒茂琴提醒中老年朋友,夏季适量喝水有助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  相似文献   
13.
中国城市化对经济增长影响机制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沈坤荣  蒋锐 《统计研究》2007,24(6):9-15
 本文在对现有文献梳理的基础上,提出城市化可以通过两种机制的作用来推动经济增长:一方面,城市化带来的聚集经济加速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等要素的积累,从而促进经济增长;另一方面,城市化使得剩余劳动力从农村向城市转移,优化第一产业,促进非农产业的发展,同时城市本身第二、三产业的发展进一步加速了产业结构的升级,从而促进经济增长。即城市化先作用于要素积累和结构变革,然后才间接地对经济增长产生正的影响作用。中国数据的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城市化能够通过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知识资本和产业结构这四条途径来影响经济增长;而且,在现阶段人力资本和结构变革是城市化与人均产出之间的显著影响渠道。  相似文献   
14.
以联共(布)第十六次代表会议和全苏第五次苏维埃代表大会通过的《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五年计划》为标志,苏联走上了一条新型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道路,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开始确立.对此,当时的中国知识界迅速作出反应,进行了全方位的解读与研究,内容涉及苏联"一五"计划的各方面.其中,对苏联实施"一五"计划的根本目的以及斯大林"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的理论,人们表现出强烈兴趣.在当时特定的国际国内背景下,尽管中国知识界对苏联"一五"计划实施中所暴露出的一些问题也有所涉及,但整体来看并没有引起应有重视,而是对其更多持宽容和理解的态度.  相似文献   
15.
19世纪末期,恩格斯结合国际形势的新变化,对无产阶级斗争的策略进行了思考和总结,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但是长期以来,围绕恩格斯晚年策略思想的变化,在国际工人运动中一直存在着不同的理解并引发了激烈的争论,最终导致了20世纪初国际工人运动的大分裂。  相似文献   
16.
17.
蒋锐 《湖南社会科学》2002,(Z1):133-137
马克思主义产生以来,对于社会主义发展的一般进程和特殊进程在不同的时期有过不同的论述,但是这些结论都不完全适用于战后的东欧社会。东欧各国共产党人结合时代特点和各自的国情,探索出一条经由人民民主间接实现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从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发展进程理论,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提供了新鲜经验。  相似文献   
18.
张伟军  蒋锐 《学术探索》2023,(10):118-127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辩证统一关系,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普遍价值追求,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中国式现代化推进的主体力量,中国式现代化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系统方案。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和战略举措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在要求有机集合,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维护中华民族共同体核心领导力量;完善新型大一统国家制度体系,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制度化建构;加快推进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物质基础;推进各民族人的现代化,提升中华民族共同体精神境界;设计中华文明现代化新标识,传播中华民族现代化新形象。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综合性长期性工程,需要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实践创新,才能达成两者共同的目标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