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89篇
  免费   69篇
  国内免费   15篇
管理学   211篇
劳动科学   22篇
民族学   47篇
人才学   36篇
人口学   12篇
丛书文集   547篇
理论方法论   96篇
综合类   1076篇
社会学   166篇
统计学   60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130篇
  2013年   82篇
  2012年   92篇
  2011年   116篇
  2010年   100篇
  2009年   128篇
  2008年   116篇
  2007年   123篇
  2006年   117篇
  2005年   120篇
  2004年   79篇
  2003年   86篇
  2002年   97篇
  2001年   86篇
  2000年   61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14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2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中国社会学1991年年会于5月14日至17日在天津举行。这次会议共收到学术论文180余篇。与会的160名社会学专家学者,采用大会发言与分组讨论相结合的形式,围绕“社会稳定与发展”这一中心议题,理论联系实际,多维度多层次地展开探讨。现述要如下: 一、社会稳定的内涵和机制 1.关于社会稳定的内涵。“稳定是大局”,“稳定是最高利益”、“稳定压倒一  相似文献   
32.
层次分析法在社会科学、能源系统、城市建设规划设计、经济管理、教育资源管理、科研成果评价等诸多领域显示其应用价值。就衡量劳动价值而言,利用层次分析法理论我们可以得出:决定劳动价值的三个要素间的依次顺序为创造价值量、技术含量和成本投入量。决定分配方案的四个要素间的依次顺序为劳动价值或劳动贡献、劳动成本、劳动者岗位、劳动者资历。在实践中,只有区别了不同的岗位、职能、单位类型、运行机制以及增收能力,采取灵活的方式进行改革和规范,才能解决灰色收入问题,实现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合理化。  相似文献   
33.
中外合作办学存在的问题及其监管与规范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中外合作举办高等教育在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满足我国广大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等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但在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在经营行为、管理行为、教学行为等方面存在严重的不规范现象.其原因既有体制上和管理上的问题,也有观念上的因素,今后应通过深化改革,加强监管和规范,促使中外合办高校的进一步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4.
居民消费倾向与消费行为的实证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区域居民消费倾向实证分析,研究当前居民消费结构与消费行为.目前江苏省居民APC沿时间维度与收入变动方向相反、沿空间维度与城市规模正相关、在横向截面与收入水平反相关.这表明江苏居民消费波动幅度小于收入波动的幅度,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有助于居民消费需求的扩大,居民高收入阶层的上升将导致消费需求相对不足.  相似文献   
35.
在近年来海内外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讨论中,某些欧美日本学者师承韦伯的理论,否认中国传统文化中能够孕育出走向现代化的文化因素;某些海外华裔学者则宣扬"儒学第三期复兴",呼唤儒家文化风行的"第二轴心时代".前者否认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狃于多而失于一;后者忽视传统文化本身是二元的甚至多元的事实,执于一而失于多.二者都不能科学地解决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结合部问题.  相似文献   
36.
文章分析了农村老年人多层次社会资本内涵,将其划分为个体家庭结构型、个体家庭关系型和个体家庭认知型社会资本,村庄公共社会资本和村庄团体社会资本,通过OLS回归分析方法检验了多层次社会资本对农村地区老年人生理、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关系,在此基础上考察了多层次社会资本对东、中、西部省份农村老年人生理、心理健康的影响,并对全样本回归分析结果进行检验。结果表明:①多层次社会资本对农村老年人健康状况具有显著促进作用。②多层次社会资本对不同省域间农村老年人健康状况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别。③村庄公共社会资本对农村老年人心理健康水平和东、西部省份农村老年人生理健康水平具有显著影响,村庄团体社会资本对中部省份农村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37.
依托数字普惠金融实现农业"双碳"目标是可行的数字化路径。利用2011-2019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验证数字普惠金融能否担起农业碳减排"重任"。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发展降低了农业碳排放强度,具有农业碳减排效应;运用解释变量替代法、面板分位数回归和工具变量法进行估计后,结果依然稳健。数字普惠金融的农业碳减排效应可通过农民创业效应和农业技术进步效应实现,而城镇化发展水平对数字普惠金融的农业碳减排效应具有正向调节作用。数字普惠金融覆盖广度、使用深度和数字化程度均具有农业碳减排效应,但效应大小存在差异;相较于"胡焕庸线"以西地区,该线以东地区数字普惠金融具有农业碳减排效应,侧面反映数字普惠金融的农业碳减排效应还未突破"胡焕庸线";与粮食主产区相比,数字普惠金融在非粮食主产区的农业碳减排效应更显著。  相似文献   
38.
马克思在不同时期使用了不同方法。青年马克思主要采用哲学批判的方法,从逻辑分析的理论高度创立唯物史观;中老年马克思主要运用经济学方法,解剖“市民社会”,使唯物史观由理论假设变成了活生生的科学;晚年马克思主要采用全球史观方法,从世界历史整体上完善唯物史观,以一切取决于历史环境为其方法论实质,解构了包括“西方中心论”和“东方中心论”在内的民族文化中心论。三种方法尽管各有侧重,但都是唯物史观“艺术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是马克思分析、批判资本主义时代和社会制度的三重向度  相似文献   
39.
三亚是一方钟灵毓秀的热土。如今这座南国新城街道与河岸被郁郁葱葱的绿树和烂漫的鲜花所包围,在蓝天白云下相映生辉,构成了一幅秀美的城市风景。带着感动和好奇,记者专访了现任中共海南省委常委、三亚市委书记于迅。  相似文献   
40.
社群主义的公民观及其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群主义是20世纪80年代产生于西方国家的一种主流政治哲学思潮.社群主义并非凭空出现,而是在一定的现实和理论背景的影响下产生的.作为一种公民教育思潮,社群主义倡导培养一种追求公共善、道德优先和社群优先的极具责任感的公民.为了培养这种公民,社群主义认为:在教育价值观方面,提倡公共善的优先性;在教育目标方面,培养有美德的积极公民;在教育内容方面,注重社群历史文化的教育意义;在教育途径方面,构建国家、社群、学校与教师“四位一体”的培育体系;在教育方法方面,强调公民的实践参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