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人口学   13篇
丛书文集   5篇
综合类   14篇
  2014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4 毫秒
21.
从不同性别的子女在增加家庭劳动力和经济收入、家庭养老保障等方面分析,贫困地区不同性别子女对家庭的价值差别已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表面上的差别已与实际情况发生分离.追求生育男孩已由生产生活的需要为主转变为精神、观念上的需求为主,其动力源主要在社会方面而不是在家庭内部.  相似文献   
22.
从1985年年中开始,山西省翼城县开始试行在晚婚晚育和延长二孩生育间隔的基础上允许农民生育2个孩子的办法。本文以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和其他有关数据资料为依据,采用历史的和地区的对比方法,对山西省翼城县“晚婚晚育加间隔”生育政策试点的实施效果进行分析,翼城县农村实行农民生2个孩子,总的人口控制效果比普遍提倡只生1个孩子还要好。  相似文献   
23.
基层计划生育协会发展问题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实证研究,比较分析了农村和城镇基层计划生育协会发展的动力和影响因素,揭示了当前基层计划生育协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24.
进入21世纪,我国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在新的形势面前步入转型期,这就对我们的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实际工作中我们可以感觉到上级布置的工作任务和要求有了很大的变化。对此,一些计划生育干部感到不适应,对有些工作要求不理解,因此工作中很被动,缺乏积极性、创造性,工作当然做不好。之所以存在这种情况,根本原因还在于这些人对形势的发展变化缺乏正确的认识,在纷繁复杂的现象面前没有认清什么是表象,什么是本质。很显然,对这个问题加以分析,廓清表象与本质,对促进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与新的历史阶段要求相适应,既是必要的,也是迫切的。  相似文献   
25.
20世纪最后20年中国妇女生育水平变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1980年的总和生育率为2.31提出质疑,认为应在2.5~2.8区间的某一点上;80年代的生育率波动原因是国内外人口学家和计划生育工作者长期纷争的问题,笔者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观点,认为80年代初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是构成波动的根本原因。本文还对20世纪最后20年中国妇女生育水平变动的基本特征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6.
中国低生育水平的稳定性问题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目前的生育水平已经处于低生育水平状态 ,虽然这一水平不够稳定 ,但仍具有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可行性。目前 ,稳定低生育水平既有有利条件 ,也有不利条件。有利条件强于不利条件 ,且有利条件带有客观特征 ,即主体上表现为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性 ,并已处于稳定低生育水平的主导地位 ;而不利条件则带有主观特征 ,即主体上人为的因素较多 ,是稳定低生育水平不可忽视的因素和需要做大量工作的方面 ,因此 ,不利因素的转化 ,重在人们主观方面的努力。在此条件下 ,稳定低生育水平一要稳定和提高计划生育工作水平 ,二要加快经济和社会现代化建设的步伐  相似文献   
27.
退耕还林与人口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遏制我国生态环境的恶化,解决中西部地区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扭转长江、黄河流域水患灾害,国务院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实施退耕还林(草)。经过试点,这项工作已在2002年全面铺开。根据国务院的安排部  相似文献   
28.
山西三县计划生育系列保险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计划生育系列保险在农村已推行 10多年 ,目前呈现整体萎缩状态。就此问题选择山西三个县走访并查阅原始资料 ,据此分析了开展计划生育系列保险的制约因素 ,并提出有助于该系列保险生存与发展的对策性思考  相似文献   
29.
国际合作计划生育结合项目在中国已历经 2 0个年头 ,对中国项目点农村的经济发展、教育文化发展、环境发展、计划生育工作、人口素质的提高都产生了直接或间接的作用。结合项目的工作形式对农村工作有着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0.
国际合作计划生育结合项目具有六大基本特色 :诱导方式推动计划生育、以人为本的理念、重视基层人员的培训、科学的管理方式、充分利用人力资源和注重自立发展机制的培育。这些特色对中国的计划生育工作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