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7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从美国东海岸的沙丘上能普遍地分离到GlomusglobiferumKoske&Walker(Koske和Walker,1986;Sylvia和Will,1988)。Sylvia,(1986)发现这种菌物在8月份产生非常多的孢子,但在11月份则很少发现孢子。Sylvia和Will(1988)报道G.globiferum在一个伏罗利达海滩的海燕麦(UniolaPaniculata)的根际产生十分丰富的孢子,并能迁移到其周围的沙土中。但是,在温室研究中Sylvia和Burks(1988)发现G.globiferum很难浸染海燕麦根且对植物生长没有帮助。G.globiferum的特征是在孢子外的包被菌丝上产生的球形的泡壤状膨胀物(Koske和Wa…  相似文献   
12.
白环柄菇是最新驯化栽培成功的一种新型食用菌和观赏菌。选用棉籽壳、草粉、牛粪粉、麸皮为栽培的培养料进行了 2 8个配方试验 ,结果表明 ,适宜白环柄菇子实体生长的原料为以适当比例配合的草粉、牛粪粉和麸皮。同时分析了子实体产量与培养料的含氮量、子实体干重与菌柄长度、菌柄生长长度与时间的动态关系。白环柄菇饲喂小白兔无毒  相似文献   
13.
膨化谷壳粉是一种优质的新型食用菌培养料。试验表明,用膨化谷壳和棉籽壳按1:2~1:1的比例混合栽培金针菇,鲜菇生物学效率可达110%左右,棉籽壳为主料的BE%为80%左右,但混合杂木屑以后子实体产量很低、质量较差,不宜用杂木屑或纯膨化谷壳粉进行金针菇的商业栽培。  相似文献   
14.
报道了产于中国四川的灵芝属Ganoderma的两个新种:合生灵芝GanodermagamosporophorumHeetYangsp.nov,新生灵芝G.neofructificatumHeetYangsp.nov.。合生灵芝的特点是2~4个子实体合生在一起,柄不分叉而并列合生,盖平展或略重叠合为一体;菌肉有黑褐色带状杂斑层,孢子大小为8.0~10.3μm×5.0~6.5μm,不同于该属的所有已知种。新生灵芝的特点是大菌盖上生完整的小子实体,表面显著似漆样光泽,均匀一致,主柄细长,大菌盖部分有重叠,菌肉明显分层,孢子大,为9.5~12.0μm×7.0~8.8μm,刺密。二新种的模式标本均保存于绵阳农业专科学校真菌标本室。  相似文献   
15.
报道了四川省菌物的一个新记录目:Podaxales,仅一种为:Secotiumagari-coides(Czrn.)Holls。描述了其形态特征。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白黄侧耳(Pleurotus cornucopiae)子实体形成期间的蛋白质组分的变化和外源凝集素出现时期,把其发育过程分为四个阶段:A.菌丝培养期、B.原基期、C.子实体朱成熟期、D.子实体成熟期。在菌丝阶段没有发现有红血球凝集活性出现,但在原基期开始发现其活性,并在子实体形成过程中持续增长。用抗凝集素血清显示的一种蛋白质交叉反应也起始于原基形成以后,表明在P.cornucopiae中凝集素的合成是随发育过程而调节的。  相似文献   
17.
外生菌根的地下子实体采自代表花旗松的一系列典型自然生境的10个样地中。对所有样方的计算表明,总干物质生物量是1.3kg/ha,单个样方的最大生物量是9.9kg/ha。记录了47种地下生真菌;有14种共占总生物量的94%。颗粒大团囊菌(Elaphomycesgranulatus),高山腹菌(Gautieriamonticolar),革质辐片包(Hysterangiumcoriaceum),变红白腹菌(Leucogasterrubesceus)和公园须腹菌(Rhizopgonparksii)5个种占生物量的73%。与研究区域内的地上真菌相比较,地下真菌的子实体生产量春季比秋季高,生境分为5个类型(WOG湿润过熟林,MOG中湿过熟林;DOG干旱过熟林;MM中湿成年林;MY中湿幼年林);形成两个梯度:湿润──干旱和幼林──过熟林。MM生境的生物量最大(2.2kg/ha),DOG生境最小(0.7kg/ha)。个别的种表现出强烈的季节性变化,大多数种有春或夏季的生长峰。有些种子实体产生也因生境不同而有差异,例如,Leucogasterrubescons的生长高峰出现在DOG生境,而Leucophlepsmagnata的生长高峰出现在非过熟林生境上,相比之下,Rhizopegonrincicolor在所有生境中都有分布。对样地分布范围的分析表明,样地面积小(≤800m~2)会导致过高估计子实体产量,因为生物量与高估值十分不一致。另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