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8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43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51.
朱光潜的“魏晋人”人格理想,高歌自然天放的人生态度。理想人格期待和现实角色扮演的吊诡性,促使其正视板荡不安的社会现实,强烈的担当意识催生朱光潜顺时达变的人格救赎模式。从“魏晋人”理想到出世——入世说,这不但刻勒了时代变迁的印迹,更体现他顺时达变的人格建构活性。   相似文献   
52.
小说专论是最具近现代色彩的小说批评方式,从形式上看,小说专论的理论导向性,超越了散论的即兴鉴赏的批评模式,突破了评点和序跋营构的传统小说批评框架。小说专论的理性品格,刷新了新小说家的批评视野,加重了近代小说批评的科学色彩和理性因子,揭开了中国小说批评的新页。  相似文献   
53.
民国文论的体系建构负载着民国学人的历史想象与现实担当,砸破以往即兴体悟式的“私人话语”形态,在全面审视历史与时代的潮流中抒写社会的“公共话语”,发掘民族文化自信,民国文论展现出融汇中西、贯通古今的恢宏气象。民国学人兼顾中西、古今文论的各自特质,确立文论体系建构的逻辑起点与视角、探索可行的建设路径和策略,将错综复杂的民国文论现象纳入到民国文论的体系话语平台,展示民国文论继往开来的文化特质,它可以逐层解开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领域诸多缠夹日久的学术命题,深远探究文论体系话语言说的基本规律。运用民国史视野来发掘民国文论资源,探究体系话语的言说模式与表达策略,具有范式重构和意义重释的色彩。  相似文献   
54.
贺根民 《学术论坛》2006,1(7):156-159
斩断复古情结,晚清小说评点日趋式微。求新声于异邦,晚清小说批评充溢着进化精神,它以专题论文的方式开启了崭新的近代文学批评向度。小说评点由鉴赏式的随意批点嬗变为思辨理论式的批评方式,提升了小说评点的话语权利,促成批评观念的更新。知识谱系的切换、评点的先验模式的突破,催发了近代专题论文的诞生。小说评点的衰落,揭示了小说批评文质统一的文学进程。  相似文献   
55.
贺根民 《江淮论坛》2023,(6):153-160
陈寅恪敏感于“五四”以来文化建设的诸多不如意,其《论韩愈》仿照僧徒诠释佛经模式,赋予该文本以石破天惊的文化新意。他捍卫中华民族的独立与自由,借助品读韩愈,既不坠宗风、坚守传统,又中体西用,充分关切现实,凸显述往知来的启示色彩。他充分肯定韩愈建立道统的文化要义,强调学术重建意识,个中蕴含浓厚的学术独立与对自由思想的执念。特立独行的自由思想是孕育心曲的根基,体用定位最能展示心曲的功能指向,文体改进则是心曲发皇的主要策略,它们构成一个自成起讫的文人心态谱系。陈寅恪借古喻今,穿越时空对话历史上的韩愈,希冀现实社会出现匡时济世韩愈式的大师巨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