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8篇
劳动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3篇
理论方法论   6篇
综合类   16篇
社会学   3篇
  2023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我国现行民事再审制度中,“强法院、弱当事人”之状况有违诉讼法理,不仅案件的发动机制缺乏科学性,而且审理过程出现裁决权主体多元化的趋势。民事再审制度的结构性缺陷要得以矫正,须重新调配当事人和法院之间的关系,注重衡平。  相似文献   
12.
反成长叙事虽然也借用了青春成长的叙事方式,遵循了相似的结构模式,却又呈现出截然相反的情节走向。即故事主人公未能按照社会理性预设的道路成长,而是对成长的彻底否定。《阳光灿烂的日子》堪称中国青春类型电影中反成长叙事经典作品,它以“文革”为背景,社会权威、家庭权威与教育权威的缺失,形成了以主角被抛弃、对成长的怀疑和对现实的迷茫为内涵的反成长叙事,象征着在市场经济语境下,意识形态整合功能减弱造成了当代中国人的价值迷茫。  相似文献   
13.
脱贫攻坚精神是我们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涵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载体。中国的脱贫实践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建设相互交织、相向而行,脱贫攻坚精神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间在内涵层面叠合、在价值层面契合。因此,弘扬脱贫攻坚精神可以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弘扬脱贫攻坚精神,有益于推动中华民族成为认同度更高、凝聚力更强的命运共同体,构建中华民族共有共享的精神家园,助推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新进程,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化为自觉理念和行动。目前,要深刻阐释脱贫攻坚精神,深化脱贫攻坚精神教育,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积极践行脱贫攻坚精神,为在新征程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丰富的实践养料和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4.
瓦片赞     
站在教室的走廊里眺望远方,最先映入眼帘的,便是远方那一排排黑不溜秋的瓦片。那是最寻常不过的了,但它们是不平凡的。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下大力气构筑完善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原来为家长揪心、学校担心、学生忧心的贫困生入学难、在校读书难的现象已有了较大改观。但与此同时,贫困大学生的就业艰辛,吸引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相似文献   
16.
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农民主体性的发挥程度直接影响到新农村建设的进程。通过新时期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中农民主体性的发展状况和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来认识农民主体性所具有的复杂性,及在国家与社会、个体互动过程中农民主体性所具有的可构建特征。  相似文献   
17.
依据港口实现其功能所发生的三种主要经济联系,可将港口效率内涵体系分解为港口内部运营效率、港口与港口之间的联网效率及港口对腹地经济的辐射效率三个重要层次。对中国主要港口三层次效率进行DEA测度,发现尽管部分港口在各层次上实现或接近DEA有效,但大多数港口仍存在不同程度的低效率,且未能完全实现港口效率体系的逐层提升。DEA测度的投影结果进一步显示,投入拥挤与产出不足是中国大多数港口非DEA有效的主要成因,而这种低效率源自港口体系内部因股权结构扭曲所导致的X非效率。由此,中国港口效率的提升有赖于要素配置主体的重塑、可竞争市场环境的构建以及相关各方的“激励相容”。  相似文献   
18.
“用工荒”是当前企业和社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深入分析了“用工短缺”现象,从农民工角度,提出了提高农民工工资水平、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从国家政策角度,提出了大力发展职业技能教育、积极调整“国家城市化”政策等。  相似文献   
19.
哈萨克跨国民族和平跨居问题的研究多从国家层面、政治经济领域展开,相关研究注意到民间互动对构建和平跨居意义重大,但并未深入分析。从哈萨克族的民族历史、文化特征来探讨民间交往存在的客观原因、不同历史时期民间交往对我国新疆地区哈萨克族的跨国交往所产生的影响、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等,可以加深对我国西北边疆跨国民族的研究和认识,进一步促进中哈两国人民的和平跨居。  相似文献   
20.
论农民工社会保障权的法律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工为城市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但却未能享受到城市化和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公共福利,其社会保障状况令人担忧。应树立农民工社会保障权平等保护观念,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障权的立法保护,加快立法步伐,构建统一的社会保障法律体系,清理和修改不合理的法规、规章;加大农民工社会保障的实施力度,强化国家积极义务,加快农民工社会保障配套制度建设,提高社会保障部门管理水平,加强社会保障监督机制;健全农民工社会保障权的救济制度,扩大司法审查范围,推行简易程序,增设特别程序,合理配置举证责任,建立公益诉讼制度以及独立的争议解决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