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4篇
丛书文集   16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27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31.
蒋爱群  郑飞 《社区》2005,(2):24-26
为了解社区居民的服务需求和对社区工作的态度,针对他们所关心的“热点问题”及时开展工作,北京市东城区东华门街道办事处委托中国农业大学人文发展学院社会学系,在其所辖的14个社区进行了“居民社区服务需求调查”。调查的内容包括:社区居民对各类社区服务的需求及解决需求途径的偏好;居民对社区服务的了解,对现有服务设施的使用率、满意度;社区居民对社区工作的评价和参与意愿等等。  相似文献   
32.
<正>2022年8月30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以下简称“两高一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办理信息网络犯罪案件适用刑事诉讼程序若干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2022年《意见》”)。其中,第20条新增了“按比例或数量取证”规则,实际上是将司法实务中长期使用的“抽样取证”规则进一步规范化,对信息网络犯罪案件实务具有指导意义。然而,该规则仍需进一步体系化。  相似文献   
33.
医疗市场服务的对象是病人,关系到人们的生、老、病、死,关系到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关系到全民族的健康素质。本文分析了人本管理在医院中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实现人本管理的措施。  相似文献   
34.
应用相关的语料库检索软件,对文坛巨匠狄更斯的名作《远大前程》进行量化分析,从而揭示小说中线索性人物马格维奇自我救赎的心路历程,进一步探讨维多利亚时期新兴有产者个体意识的觉醒,以及他们对传统主流价值和男权社会意识形态的传承。  相似文献   
35.
理解思想家的当代价值,不在于从他们那里为"金融危机"和"占领华尔街"之类的当代问题找到只言片语的论断,因为"新思潮的优点就恰恰在于我们不想教条式地预料未来"[1],否则,思想就与占卜无异。思想更接近于一种反思,其价值更多地是通过效应史才得到充分彰显。思想家  相似文献   
36.
吉卜林的中篇小说《国王迷》从各方面反映出作者的早期思想,为其后来的创作方向埋下伏笔,对读者理解彼时的意识形态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后殖民主义视角出发,结合萨义德、G·斯皮瓦克及霍米·巴巴等后殖民批评理论,分析小说中所构筑的东西方形象,指出《国王迷》中两个流浪汉殖民扩张行为从正面宣扬了白人征服新世界的精神,与此同时对被殖民者卡菲利斯坦人的忽视和异化又将殖民行动合理化,从反面进一步巩固了殖民者的霸权话语权。通过西方的"优越文化"与东方"低等文化"的碰撞与交流,打破了东方的隔绝,形成一种文化混杂的状态。  相似文献   
37.
在无政府状态下,国际行为规范是如何对理性国家行为体产生吸引力的?当一种国际规范同国家个体的利益存在潜在冲突的时候,国家还会对之感兴趣吗?在不存在一个自上而下的权威强制实施国际规范的状态下,国际规范是怎样自我实施的?本文从个体理性选择的角度阐述了国际规范对于理性国家行为体所具有的价值与功能,为理性国家行为体自觉遵守国际规范提出四种可能的个体功能解释:建立互惠关系、国内政治需要、发送可信性信号以及减少风险的需要。本文还解释了"虚伪合作"在国际规范实施过程中的作用,指出即使在无政府状态下,理性国家行为体仍然有可能自发地在集体层面实施国际规范。  相似文献   
38.
赛义德将福柯的权力理论,具体运用于分析西方殖民主义传统所形成的"东方学"话语体系,指出其中隐喻的西方中心主义的霸权实质.然而,他却刻意地与福柯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将葛兰西的"霸权"理论援引为自己的思想来源.这种思想的混杂性表明,包括后殖民理论在内的后马克思思潮,不过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在后现代语境中的一种理论变式.  相似文献   
39.
素有"恐怖伊恩"之称的英国当代作家伊恩·麦克尤恩1978年所著小说《水泥花园》讲述了在失去正常社会秩序和规范的家庭荒原中,未成年孩子们经历的痛苦、无序、混沌的成长。运用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解读《水泥花园》,认为笑是孩子们从自我放逐走向成熟的重要线索。孩子们标志性的三次狂欢式的笑既是对权力交替的庆祝,又是对父母权威的嘲讽;既是对迎接新生的礼赞,又是对过去身份的告别。以笑为依托获得成长的孩子们,并非如评论界所言在伦理缺失的荒原上胡作非为,而是在用狂欢的庆典争取欢乐的自由,用笑声的养分培育出水泥缝中的生命之花。  相似文献   
40.
江涛  郑飞 《统计与决策》2006,(24):12-14
0引言在研究保险资产的盈亏状态时,如果不考虑利率因素,那么最为基本的模型是风险理论中的Cramer-Lundberg模型。在该模型中,盈余过程的表达式为U(t)=u ct-N(t)i=1!Xi,这里u>0为保险公司的初始资本金,c>0为保率,N(t)为时刻t之前来到的索赔个数,索赔来到的过程服从泊松过程(即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