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9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125篇
劳动科学   4篇
民族学   14篇
人才学   12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57篇
理论方法论   26篇
综合类   348篇
社会学   80篇
统计学   40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78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01.
尼克松政府撤离部分驻韩美军,是其全球缓和大战略的需要。为此,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出台NSSM 27文件,研究从韩国撤军的可行性。由于需要和盟友韩国磋商,加之美国军方的反对以及需要说服国会批准对韩援助,美国迟迟未就撤军问题做出决策。但随着美韩各自国内情况的变化,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加快了决策步伐,其下属项目分析智囊部为尼克松政府的最终决策提供了建设性的意见,并拟订了具有决策性质的NSDM 48文件。尽管韩国强烈反对,但它根本无法改变尼克松政府调整对朝鲜半岛政策的决心。部分驻韩美军的撤走,对1970年代初朝鲜半岛局势大幅度缓和产生了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802.
通过回顾《海牙规则》《汉堡规则》及《鹿特丹规则》等立法以及航运实践可知,海上强行法中意思自治原则的出现,一方面是海上运输法吸收了民法理念的结果,另一方面也印证了国际货运公约的制定已放弃了全面统一的旗帜,将一些任意性的规定交由双方自行决定,从而实现了有限度的统一。基于此,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的号召下,我国的海事立法需立足于"求同存异"的战略考量,遵循意思自治之原则,从而为"区域性海上货物运输法"立法作好准备。  相似文献   
803.
活教育是陈鹤琴先生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下,运用科学的心理知识与方法实践形成的中国化幼儿教育理论体系。在当前全面重视劳动教育的背景下,活教育对幼儿种植劳动教育同样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本研究从活教育的核心目的论、课程论、方法论、整体教学论等方面,系统阐释活教育理论与幼儿劳动教育的关联,以合肥市T幼儿园的种植劳动教育实践为基础,具体分析幼儿种植劳动教育中的活教育元素,系统阐述活教育理论指导幼儿种植劳动教育的具体实践。  相似文献   
804.
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逐步形成了类型多样的民族高考差异性政策体系,包括加分/降分录取、优先录取、单独划线录取、定向录取、特殊班录取等。其历史合理性在于人才数量补偿、教育质量补偿、语言文化补偿和特殊奉献补偿,但政策固化不利于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民族教育质量提升、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和实现民族教育的内部公平。随着民族地区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的广泛深入推广,民族高考差异性政策正在从基于“民族身份”的普遍性优惠逐渐转向基于“教育贫困”的区域化、个体化精准支持。今后应以“关系理性”正确看待民族地区高考差异性政策争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动态思维”建立民族高考差异性政策渐进调整机制,分类制定政策退出时间表;以“科学意识”完善民族地区高考治理体系,提升民族高考差异性政策支持精准度。  相似文献   
805.
当代中西方马克思主义学界,对诸如马克思道德概念、共产主义理论等一些核心思想中始终存有“应当”与“是”的涵义之争。解决这一争议需要我们追问马克思的实践概念,并进一步考察实践概念在德国古典哲学观念论转向中的内涵转换、演进的过程。康德划分了现象必然世界(“是”的世界)与道德自由世界(“应当”世界)之间的界限,将人类的道德实践诠释为“应当”按照自我颁布的道德法则去行动。谢林“绝对同一”打破了主客体之间的界限,实现了德国古典哲学由先验向绝对观念论的转向。黑格尔哲学中继续秉承了实践概念“是”的内涵规定,并将其进一步演绎为主观道德外化为客观伦理的人类精神历史运动。马克思以实践辩证地统一了主客体,赋予实践概念以“改造世界”的全新内涵,但其“本质对象化”的生产实践中仍然保留了“是”的内涵范式,并将其融贯于道德意识形态、共产主义联合体等其他核心理论之中。  相似文献   
806.
王文婷  钱宁 《学术探索》2023,(11):69-78
在批判“社会性从属于经济增长”的扭曲发展中提出的社会质量理论,用构成性相互依赖关系的分析,对社会质量的社会赋权理论进行具有“理论连贯性”的讨论。它把社会赋权看作社会质量的核心及发展社会质量的政策路径,强调社会赋权在改善人的行动方式和行动系统,引起并维持社会变化的能动作用,形成了发展集体认同、培育社会主体性,以促进社会质量的社会赋权理论。借鉴这一理论,对我们开展以发展民生福祉、构建社会治理共同体为基本内容的高质量社会建设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807.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