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免费   2篇
人口学   78篇
丛书文集   9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20篇
社会学   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0 毫秒
11.
文章探讨了实用人口学与传统人口学、实用人口学中的工商人口学与区域管理人口学研究特点的异同,并从确立市场经济体制、国家社会经济发展、企业市场营销的人口环境意识、信息咨询业的发展、人口学学科的发展等方面深入分析了中国发展实用人口学所具的环境与条件;文章同时讨论了中国发展这一新兴学科存在的问题和可能遇到的困难,并提出了有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快速的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挑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中国人口领域的主要问题--人口老龄化进程进行了比较研究和充分论证,在指出现状特点、提出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应老龄化快速变化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口与经济关系问题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将学术界改革开放以来在人口与经济关系问题研究上所取得的成果按照改革初期、深化改革时期和市场经济时期三个阶段进行了详细的回顾和评述,突出了不同阶段研究背景、内容、方法、手段等方面的各自特点,并展望未来中国人口经济问题研究的走向。  相似文献   
14.
2011年底,我国城市人口比例(51.27%)首次超过农村人口,标志着中国的城市化水平达到了一个里程碑意义的高度。但是,长期以来,我国的城市化明显滞后于工业化,而导致这一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正是户籍制度的屏蔽作用。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原有的户籍制度越来越表现出束缚性的作用,成为我国现有诸多社会问题的根源。一段时间里,统计显示户籍制度背后隐藏的待遇性差别高达47项之多,户籍制度因此一直以来被视为影响现在和将来中国社会结构的最重要制度之一,人们对其诟病  相似文献   
15.
我国老龄产业研究评述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对现有国内相关文献的回顾,我国老龄产业研究可以基本分为起步阶段、开拓阶段与发展阶段,各个阶段对老龄产业研究的主要内容与特点有着明显的不同。文章还对现有老龄产业研究的成绩与不足做了客观的评估,并对未来老龄产业研究的重点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界定了老年卫生健康服务领域的基础上,详细地分析了老年人对该领域产品或服务需求的基本现状,认为在现阶段发展老年卫生健康服务领域必须考虑到老年人的购买能力以及消费特点;还要依靠产业政策的扶持带动老年消费市场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18.
西北地区由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与其他地区相比存在显著的差异,其人口与发展也呈现出与其他区域明显不同的特点。毋庸置疑,经过几十年的努力,西北地区人口与发展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包括人口增长水平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人口总体素质有了一定的提高,贫困问题得到了有效的遏制,城市化水平稳步提高等等。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相对于全国其他地区,西北地区人口与发展面临着该地区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重大挑战。如何面对这些挑战不仅事关西北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顺利实现,同时也对构建和谐社会以及确保国家安全有着至关重要的现…  相似文献   
19.
一、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城市化水乎及其发展趋势一般地来说,城市化泛指由乡村人口转化城镇人口的过程,或者指农业人门转化非农业人口的过程。这里所说的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不仅仅是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更主要的是人们就业结构、文化素质及生产地点的变化,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非农业人口比重可以基本反映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从许多发达国家城市化发展过程来看,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是同经济发展速度相联系的,二者在客观上存在着一种有机的内在的相互制约关系。即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是受经济发展速度制约的,它不能超越经济发展水平;而经济发展则要求城市化水平的相应提高。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与经济发展的水平同样存在着这种客观的内在联系。过去,我们往往忽视对经济发展与城市化水平提高内在关系的研究,或者是在忽视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一味追求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或者是在经济发展有利条件下忽视了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三十年来我国城市化发展的经验就  相似文献   
20.
论农村社区发展与农民生育观现代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农村社区发展与农民生育观现代化陆杰华(一)自七十年代初在全国范围内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我国人口控制工作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巨大成就。其中我国生育率水平的大幅度下降最为突出。数据资料表明,1969年,我国人口出生率为34.11‰,而1992年人口出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