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8篇
  免费   10篇
管理学   35篇
劳动科学   6篇
民族学   6篇
人才学   2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74篇
理论方法论   23篇
综合类   128篇
社会学   9篇
统计学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38年   1篇
  1934年   2篇
  193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281.
数字图像时代的文学边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媒介掌控的视觉时代,数字技术引发的图像表意的不断强化和文字审美的日渐式微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正如希利斯·米勒所分析的,尽管印刷的书还会在长时期内维持其文化力量,但它统治的时代显然正在结束,新媒体正在日益取代它.不过米勒同时指出:"这不是世界末日,而只是一个由新媒体统治的新世界的开始.  相似文献   
282.
数字媒介文学转型及其学术理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互联网为标志的数字媒介以不可逆转的发展势头引发了新世纪文学的历史性转型,并由此衍生出文艺学新的研究热点。面对持论者新的学术姿态,我们需要从学术理路上辨析转型期文学的理论形态、逻辑原点和价值本体问题,以揭开数字媒介文学的学理症结,廓清新媒介文学由学术资源向学理建构提升的思维路径。  相似文献   
283.
欧阳爱权 《浙江社会科学》2015,(4):103-109,158,159
人文启蒙历史情境下生成的公共理性是近现代文明奠基石,其生成逻辑对当前国内道德建构有着重要启示。"人是目的"理念系公共理性之宗旨,共同体信念系"人是目的"社会通约,只有确立共同体信念且生成公共理性交往秩序,传统"差序格局"与"原子式"交往困境才能向普遍信任交往方式转型。转型期政治制度实践必须具备创建良好公共秩序与满足社会道德需求的基本效能,政治共同体只有实现善政优化社会结构公平秩序,才能造就制度信任且为行动者提供优良伦理价值认知图景。大众文化系培植审美意向与道德情感不可疏忽的生活载体,审美艺术之本质是将反思判断力而非感官快适感觉作为艺术准绳,从现实质料及实然性中探求超给定性之意义世界与反思维度,启蒙行动者"自己向自己负起责任"的历史主体意识。  相似文献   
284.
《出师表》不仅是千古传诵不衰的表文杰作 ,而且具有较高的文学艺术价值。笔者认为平淡见工是诸葛亮《前出师表》的根本艺术特色 ,并不揣浅陋 ,从主旨、文理、言辞、文风等四个方面加以论析  相似文献   
285.
以互联网为标志的数字媒介已全方位地介入文学成规的转型和技术美学的书写.从内在的表意体制看,数字媒介对文学构成要素的技术重组,改写了文学与现实之间原初的审美关系,造成了艺术表征关系的深刻变化;从外在的表现方式上看,数字媒介文学呈现为泛审美化和多媒体并用的转型范式.此时需要消除的艺术症结为:克服文学的技术化或日文学对数字技术的依赖,提升新媒介文学的艺术品质和审美价值,调整好转型期文学的研究方法和学术立场,让文学遵循艺术的规律而不是按照技术的设定来完成自身的历史性转型,  相似文献   
286.
本文简要介绍壮族人文始祖布洛陀和民间传颂的<麽经布洛陀>的内容及其特点,概述壮族文化的外译成果,并提出<麽经布洛陀>英译的三个策略选择.  相似文献   
287.
走集约型城镇化之路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80年代中期以来,安徽省展开了一轮以农村工业化为主要支撑、以小城镇为主要载体的城镇化热潮。1985年至1998年,全省城市由15个增加到22个,建制镇由307个增加到88O个,加上近千个乡集镇,使我省城镇体系的框架初步形成。此间,市镇人口由825万人增加到138O万人,净增555万人,其中小城镇净增人口约占70%;按市镇人口口径计算的城镇化率由16%提高到22.3%,上升了6.3个百分点,其中来自小城镇发展的贡献达4.6个百分点。我省城镇化的长足进展,有力支持了工业化,促进了市场体系形成,改善了群众生活,加快了城乡一体化进程,带动了全…  相似文献   
288.
文化产业集群与区域文化品牌均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新兴事物,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依存,成为一对不可分割的复合体。在区域内,两者相互作用引起了一种“经济磁场效应”,形成区域“磁力”循环链,产生经济“吸聚效应”和“循环效应”,从而对产业的创新发展和区域内、外的资源流动起到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