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40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2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儒家在<礼记·礼运篇>中所阐发的"大同"社会理想,不仅在传统社会犹如理想灯塔之光给予中国人以生命的希望,而且更深刻影响着近代中国人,成为近代以来仁人志士为既救亡图存,实现民族的独立、自由和解放,又在古老的神州大地建设近代化的国家而奋斗的重要精神动力之一.  相似文献   
32.
明孝宗弘治己未会试“鬻题”案是有明一代历史上著名的一桩公案,颇具影响。本文对己未会试主考官程敏政与“鬻题”案的关系及该案的来龙去脉和真相进行了详实的考辨。作者认为,己未会试“鬻题”案充分反映了明朝上层统治集团的斗争  相似文献   
33.
科学是近代化的主题之一。晚明清初以迄清末民初的中国思想文化史上,一直存在着科学思潮。不仅自然科学蔚然成风,而且学者们提倡科学精神,讲求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这表明科学犹如一根红线贯穿整个中国思想文化近代化进程。但戊戌以来严格意义上的中国近代科学又是学习西方,受西方近现代文化深刻影响的结果,并不是由晚明清初以来中国自身传统孕生发展出来的。这反映出中国思想文化的近代化“早熟”而“难产”的特性。  相似文献   
34.
在传统社会,平民儒学承载"百姓日用之道",维系人伦,教化民众,优化基层社会治理,却使得民众成为顺化的臣民.走出近代以来的困境,身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融入"中国之治"的实践进程,现代平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了激扬.现代平民儒学应运而生,不仅拥有新的实践主体,理论架构也实现了革新.在现实的社会政治运作层面上承继...  相似文献   
35.
36.
康有为调触中西思想,复以之为基础创发其思想理论体系,从而在真正意义上开启了中国近代思想文化的历史闸门。《孟子微》就是他这方面的代表作之一,其思想史意义并不次于其《孔子改制考》、《新学伪经考》和《大同书》。正是在这书中,康有为通过重新诠释孟子,将儒家传统的“民本”论转化成为了近代民主政治思想,并将近代西方的平等观念引入中国政治思想范畴。  相似文献   
37.
梁启超的《清代学术概论》、《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是专门研究明末清初至清末民初三百年间中国学说思想史的开拓性著作。侯外庐的《中国早期启蒙思想史》是“五四”以来有关近三百年中国思想学术史研究的批判总结。  相似文献   
38.
近年,有两个问题日益引起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一是怎样才能够使作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核心的儒学实现现代性的转化,并使之在现实社会生产生活实践中真正发挥其应有作用;二是如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相适应的企业文化建设。这两个乍看起来似不相关的问题,实际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 就前者而言,笔者认为,传统中国人的社会生产生活实践决定了儒学只能以农业—宗法(宗族)型社会为存在与发展的土壤,以家庭这一传统社会的基本组织细  相似文献   
39.
儒学与现代民主陈寒鸣儒学是中国思想文化传统的核心,民主是中国社会和中国思想文化现代化的主题。因此,如果说传统与现代化关系问题是20世纪中国人关注的一大热点,那末,在这热点中最具实质性意义的则是如何看待和处理儒学与现代民主的关系①。这至少内蕴着三方面的...  相似文献   
40.
一晚明时期,无论是儒林,或者是文苑,都涌现出一批有着“狂者胸次”的学者文土。由他们鼓荡而成的狂放思潮,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留下了光彩夺目的一页。“狂者胸次”,最早是由王阳明明确标示出来的。据《传司录下》载:薛尚谦、邹谦之、马子宰、王汝止待坐,因叹先生自征宁藩已来,天下谤议益众,请各言其故。有言先生功业劳位日隆,天下忌之者日众;有言先生之学日明,故为家学争是非者亦日博;有言先生自南都以后,同志信从者日众,而四方排阻者日益力。先生曰:“诸君之言,信皆有之,但吾一段自知处,诸君俱术道及耳。”诸友请问。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