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16篇
劳动科学   2篇
人才学   2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13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44篇
社会学   6篇
统计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4 毫秒
81.
庙宇型民间信仰与道德教化之间存在何种关系?庙宇型民间信仰在地方社区中能否发挥一定的道德教化功能?这是民间信仰研究中值得考究的两个问题。考据文献,虽然民间信仰并不具有独立的伦理体系,但对中国儒家伦理起到很重要的支持作用。民间信仰蕴含着比较丰富的伦理资源,具备发挥道德教化功能的可能性。但民间信仰中的道德要求大多只是停留在寇传、楹联、庙记、志书等文本层面,而未能形成对广大信众的有效的道德教化,未能变成实实在在的道德实践行为。这表明在民间信仰道德教化的可能性资源与现实性实践之间存在巨大沟壑。弥合这条沟壑的具体路径是,由各级政府引导、各级佛道教协会组织、各民间信仰场所具体承担在各庙宇开辟专门讲堂,对信众加强三世因果教育,如此方能达到提升社会道德及增进社会秩序之功效,最终为建设新农村与构建和谐社会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82.
我国章回小说到明代中叶以后,不分节而分回,回目也由单句发展为双句,由双句发展而成工整的对偶句。毛宗岗父子修改《三国志通俗演义》时,把原来“参差不齐,杂乱无章”的回目改成工整的对偶句,是为了“务取精工,以快阅者之目”。  相似文献   
83.
在人类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劳动工具的发生、溃化对人类艺术和手工艺的起源有宙的意义。本文在对原始和传统工具原及演化的追溯的基础上,肯定了其对现代工业及现代艺术形式的审美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84.
陈彬 《决策导刊》2005,(12):43-44
2005年,重庆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坚持把队伍建设作为法院工作的根本.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和“规范司法行为,促进司法公正”专项整改活动为契机,切实加强队伍建设,努力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清正廉洁、品德高尚的法官队伍。  相似文献   
85.
86.
为探讨员工援助计划(EAP)在矿工压力管理中的应用,概述了EAP主要内容以及其在中国的应用,从矿工的特殊工作环境,工作时间、劳动强度,家庭因素以及社会因素说明矿工压力管理的迫切性,并分析了目前中国矿工压力管理过程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EAP在煤矿企业压力管理中的工作流程,并根据EAP的核心思想提出了压力管理应用方案。  相似文献   
87.
本文通过考察清代监察制度问题,论述了清代监察制度与中央集权的关系,分析其制度的得失,以揭示其制度演变的规律性,总结其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88.
奇问妙答     
1.世间最强的风是什么风? 答:枕边风。它可以把人吹上天堂,也能够将人吹下地狱。 2.人们最不爱管的是什么? 答:是霜。莫管他人瓦上霜。  相似文献   
89.
常立农  陈彬 《学术探索》2003,3(9):11-14
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尤其是建国50多年来,我们党的三代领导核心在领导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科技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技理论。本文通过系统、全面地对比他们的科技思想,旨在总结出三代领导人之科技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关系。  相似文献   
90.
当前,民间信仰已成为多学科的研究对象。相比民俗学、历史学、人类学等学科而言,社会学较少涉入民间信仰研究。本文提出有关民间信仰的一套比较系统的社会学研究论纲,即从社会学的现实研究取向、研究方法、研究视角、理论运用和道德责任五个不同层面来分别阐释对民间信仰开展的五个方面研究:现状研究、实证研究、关系论研究、理论解释和批判研究。本论纲乃希望达到三个目的:其一是呼吁社会学学者能更多地关注民间信仰现象、参与到民间信仰现象的研究队伍中来;其二是提供一套民间信仰的社会学研究取向、研究方法、研究视角、解释路径和研究立场,供其他学科批判或借鉴;其三是希望能摆脱以基督教为主要研究对象发展而成的宗教社会学理论在解释中国经验时的尴尬处境,推动中国本土宗教的社会学理论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