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5篇
民族学   10篇
人才学   3篇
丛书文集   12篇
综合类   22篇
社会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41.
在大陆法系的刑法理论中,假想防卫属于正当化事由的错误,与具体的事实错误、抽象的事实错误相并列作为事实错误的三种类型。国内刑法理论将其归入行为性质的错误,与对象错误、因果关系错误等类型同属于事实错误,但也未从根本上解决这一分类问题。从假想防卫的构造和产生原因出发,它应当属于抽象事实错误中的对象错误。此种情形下,阻却故意犯罪的成立。  相似文献   
42.
目的分析辽西地区首次接受维持性血透后一年内死亡老年慢性肾脏疾病患者原发病种类。方法选择2010年1月到2016年12月在我院血液净化中心首次接受维持性血透治疗后一年内死亡老年慢性肾病患者(老年组,152例),对照组为同期在我院血液净化中心首次接受维持性血透治疗后一年内死亡的中青年慢性肾病患者98例,两组入选对象均长期居住、生活在辽西地区,对照比较两组患者慢性肾病原发病种类分布。结果老年维持性血透组和对照组慢性肾病原发病种类均以慢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和高血压肾损害居多。同时,老年维持性血透组糖尿病肾病死亡例数和高血压肾损害死亡例数均明显多于对照组,而对照组中慢性肾小球肾炎死亡例数明显多于老年维持性血透组(P0.01,P0.05)。结论辽西地区首次接受维持性血透后一年内死亡的老年慢性肾病患者原发病以糖尿病肾病和高血压肾损害为主。  相似文献   
43.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培养方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法,在剖析目前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培养方向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借助综合性高校优势,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注重教学与实践结合,提高学生适应能力;加强文化素养和人文素质教育及加强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创业能力的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培养方向新思路。  相似文献   
44.
本文从民族的角度提出平等与团结思想、开放与宽容心态、爱国主义思想、科学文化素质是新时期中国国民的必备素质。着重论述了这些素质与国家的稳定、社会的进步、民族的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 ;阐述了国民必备素质对国家、对社会、对民族的重大意义 ,并简要分析了提高国民整体素质过程中必须引起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45.
陈烨 《管理科学文摘》2010,(17):134-135
本文根据相关的设计规范,对民用建筑中消防电气设备的控制方式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46.
陈烨 《管理科学文摘》2009,(11):145-146
1.高校董事会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高校董事会制度—这种由校外人士组成学校最高决策机构来对高校进行管理的教育体制,在清末民初被移植进入中国私立高校之前,已经在西方国家发展了两个多世纪。它伴随着美国私立高等教育的产生而产生,经过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而最终确立,并被美国此后建立的几乎所有学校及其他国家的大学所相继效仿。  相似文献   
47.
对形而上学的理解是哲学入门者的难题,在学习了四年哲学的基础上,我对形而上学的理解依旧很肤浅。但是在理解形而上学的问题的时候,必须厘清它的提问方式。本文即从提问方式开始追问如何理解形而上学,从普遍意义上的字面理解和从思维方式的角度出发理解形而上学的深层含义。  相似文献   
48.
本文从人类学的角度对达斡尔人的求雨作了研究和探讨。文章从达斡尔人求雨中折射出的宇宙观和社会观上去认识这一民族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并进一步揭示求雨仪式在达斡尔社区中的社会功能。在认识求雨与现代化农业之间的关系中,指出二者并非对立,并从该意义上反思了传统与现代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49.
在《孤独者》中,魏连殳的孤独是双重的。既有心理的孤独,更有精神上的寥寂。通常,我们研究的视野所对准的,是作为知识分子的魏连殳最终为何陷入了“躬行先前所憎恶,所反对的一切”的尴尬境地,很少有人去思考魏连殳的婚恋生活——作为一个正常的生命个体的孤独。在这,我们以魏连殳婚恋生活作为切入点,对作品进行了新的探究,并对其中出现的“这一个人”提出了新的阐释。  相似文献   
50.
关于当前促进“民族融合”论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关于促进"民族融合"论的一些谬误需要进一步澄清。经过对中国历史上"民族融合"本质的分析,以及随着现阶段民族问题领域发生的变化及对产生促进"民族融合"论的现实思想基础的挖掘,指出促进"民族融合"论只能给当前民族问题的解决制造更多的麻烦。反对包装在"民族文化融合"外衣之下的促进"民族融合"论;批判不切实际且有害的促进"民族融合"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