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2篇
管理学   1篇
人才学   3篇
丛书文集   38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59篇
社会学   6篇
统计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51.
市场活动是一种经济活动,同时也是一种道德活动、义利活动,市场活动的主体亦是义利活动的主体,市场活动主体之间的关系便是一种义利关系。市场活动作为一种义利活动在实际运作中常常会有两种情形,一是在一般情形下的义利相谐性,即主体在市场活动中既承担了义,同时也实现了利;二是在一些极端情况下即在义利冲突的情况下,市场活动主体面临着义利两难的困境:要么取义而舍利,要么得利而丧义。诚然,对于市场活动,若只从其表象观之,似乎仅仅是一种求利之举,然而在求利的同时,就有求利的动机(目的)、求利的方法、求利的主客观评价…  相似文献   
52.
科技期刊插图植字的计算机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Word中插图植字的方法 ,对植字效果进行了分析 ,探讨了用虚拟打印的方法可提高字符显示和打印效果 ,获得高质量植字图的途径。同时提出了一种较为简捷、实用的扫描粘贴植字法。通过实例比较了这几种方法具体应用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53.
论科学伦理精神的审美之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伦理精神的审美之维包括自然的审美之维和创新的审美之维。科学伦理精神自然的审美之维也可称为科学伦理精神审美的客体之维,它是科学活动主体对自然物或现象的表现形式、内在结构、运作规律、相互联系与相互制约性的好奇惊异、敏锐感悟、执著追求、不懈探索,进而生成独特的美学透视、美感领悟和审美直觉。科学伦理精神审美的创新之维也可称为科学伦理精神审美的主体之维。就其本质而言,在它所关涉的对象(科学理论、技术产品)的美,无论是其概念及其目的,还是其外在的特性,丰富的复杂性和实在性,都显得是从其本身生发出来美。  相似文献   
54.
黑格尔认为,法和伦理以及法和伦理的现实世界是通过思想而被领会的,它们通过思想才取得合理性的形式,即取得普遍性和规定性,而这种合理性的形式就是规律。黑格尔批判了那种把法的东西归结为主观信念的良心,又批驳了那种给自己保留肆意妄为的感情的观点。黑格尔关于法伦理的阐释,的确存在着一定的晦涩与牵强之处,然而,这一概念的运动过程深刻地展现了法与意志、自由、任性、道德、伦理、自由否定性的递进过程,从而彰显了法伦理的辩证法。  相似文献   
55.
卢卡奇在《物化和无产阶级意识》一文中 ,论述了物化概念及其伦理内涵 ,它主要表现为 :在资本主义商品生产过程中 ,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呈现为一种物的属性 ,因而获得一种“幽灵般的对象性”和可计算性 ,这就是所谓的物化现象。物化也指人在自己创造的商品面前顶礼膜拜 ,使自己受制于物 ,表现为商品拜物教。卢卡奇的物化概念与马克思的物化概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相似文献   
56.
和谐社会的实现是一个系统工程,教育公平是实现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要构建公平正义、安定有序的社会,就必须建立和完善责任机制、监督机制和补偿机制。团结广大人民,维护社会的公平、安定,创建一个和谐的人文环境,促进经济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7.
我国传统文化是人类思想宝库中的一笔宝贵的遗产,正确地批判和继承我国的传统文化是进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建设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物质文明建设和抓好精神文明建设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文仅就传统文化探求性格的现代转化作一探索。  相似文献   
58.
建设性后现代精神的伦理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性后现代精神一方面蕴涵了对人与自然、人与人关系的重建 ,即要消除现代性所带来的上述关系之间的对立 ;另一方面 ,积极倡导一种后现代科学伦理精神 :在自然观上 ,揭示了人与自然的相通性 ;在价值取向上 ,强调知德的相蓄性 ;在科学的建构上 ,倡导科学的返魅。这对于科学的进一步发展 ,弘扬科学的伦理精神 ,使科学朝着造福人类、造福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无疑是有启迪性和建设性的  相似文献   
59.
张一兵先生《无调式的辩证想象》是解读阿多诺反思同一性逻辑、重构批判性辩证法的“天书”———《否定的辩证法》文本学研究的一部力作。关于阿多诺,国内学界主要是从美学视角引介的,而对于他的哲学,则敬而远之。之所以如此,原因有二:其一是因为阿多诺许多理论文本以论述美学和音乐理论为多,这些文本群被学界尤其是文化研究者们所关注和讨论;其二是阿多诺的哲学著作,尤其是他的《否定的辩证法》尽管问世了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却“躺在图书馆布满灰尘的角落里”,几乎无人问津,成了“一个没有读者的文本”。①深究其因,是与阿多诺…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