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6篇
民族学   5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1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18篇
社会学   3篇
统计学   1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本文从塞林格的佛教主义思想角度出发,来探讨主人公霍尔顿·考尔菲德的性格命运及其暂时失败的根源。  相似文献   
12.
用透射电镜研究了Fe-C-Si合金在480℃等温形成的上贝氏体。电子衍射和晶体学分析证实:合金中碳化物的析出源是初始碳含量低于平均碳含量的过饱和贝氏体铁素体(BF)。提出钢中贝氏体转变是奥氏体中碳扩散控制相变位错运动的切变过程。  相似文献   
13.
马岚 《决策与信息》2010,(9):159-159
笔者从历史上的案例出发进行分析,提出选用人才要坚持“容短用长”和“化短为长”的原则,以求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从学科性质、研究方法上探讨了解释社会学和解释人类学的相同之处,二者都认为自然界和社会文化领域之间有着明确的界限,因而对社会科学的研究应该采用理解的方法对意义进行探求。在此基础上,从“社会行动”和“深描”这两个核心概念入手,分析了格尔茨对于韦伯的承袭:他们都是以社会行动为切入点,以行动者为导向,都采用了个人主义的方法论。最后,对比了他们对解释的评价标准以及所采用的参考模型。  相似文献   
15.
新经济企业的统计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涂光华  马岚 《中国统计》2001,(11):38-39
我国企业统计指标体系的回顾我国工业统计指标体系的发展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建国以前。这一阶段我国民族工业受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双重压迫,极其落后,工业统计指标体系当然也就无从谈起,加之旧中国的工业统计学家们并没有给工业统计学留下有价值的东西,工业统计指标体系几乎是一片空白。建国初期至改革开放以前。这一阶段的工业统计指标体系主要是沿用苏联的东方式工业统计指标体系,它完全是为了适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需要而产生,是一种产品生产型工业统计指标体系,包括: 工业生产成果统计指标、工业劳动统计指标、工业生产设…  相似文献   
16.
传统对属性敏感问题的处理方法多局限于随机化回答模型。文章基于实用有效的原则,从确定问卷形式、慎选调查方法、斟酌设计技巧等三个方面提出了解决属性敏感问题调查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塞林格的佛教主义思想角度出发,来探讨主人公霍尔顿·考尔菲德的性格命运及其暂时失败的根源。  相似文献   
18.
华兹华斯诗义新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国 ,长斯以来 ,华兹华斯一直被视为消极浪漫主义诗人。华兹华斯的研究者们一向认为华兹华斯徜徉于山水之间而逃避现实斗争 ,因而是消极的。但在今天 ,我们也许该重新审视华兹华斯的文学成就 ,从他的诗歌的内部挖掘出更加本质的东西 ,看到他对人类未来理想社会及美好生活的憧憬。虽然华兹华斯当时不知道该如何真正去实现自己的憧憬 ,但他毕竟有着一种对人类社会中那种崇高而伟大的幸福的的积极与热切的追求。  相似文献   
19.
近期各大电视台形式多样的婚恋相亲节目层出不穷,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并且掀起了一股婚恋观讨论的热潮。相亲节目在大众媒介的舞台上构建了一个场域,在其中形成的“惯习”又加剧了这个场域的特征,使得大胆、直白的节目风格得以构建和巩固。这类主题的节目之所以能够引起大众的兴趣就是因为它将交友、恋爱这类原本极其私人化的东西搬上了公众的舞台.这种突破领域界限而形成的张力、造成的反差效果给观众带来新鲜感,同时又契合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相亲节目在短期内的迅速火爆,也有着一定的社会背景。随着恋爱低龄化趋势的加剧以及“剩女”的大量出现,使得青年人在恋爱、婚姻问题上更加理性和成熟。节目在速配的同时传达着当代年轻人对情感婚恋和家庭生活价值观.为父母提供了一个洞悉子女想法的窗口,促进了不同年龄段人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包容。  相似文献   
20.
清末东三省地方自治运动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末在民族危机严重之际,东三省掀起爱国救亡的自治活动,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传播了资阶级民主思想,促进了绅士阶层转化,引起社会结构深层变动,为辛亥革命准备了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