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丛书文集   14篇
综合类   6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早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就确立了一种新型政党——无产阶级先锋队党的领导地位.要确保这种领导地位,党就必须突破资产阶级民主的界限,实行民主集中制.列宁明确提出,民主集中制原则是共产党的组织原则,为确立新型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政体奠定了基础.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政党,而不是社会党.作为中国道路的探路者和领路人,中国共产党在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不仅把自身建设成为一个民主集中制的先锋队党,而且形成了民主集中制的国体和政体.正是这种制度,能够确保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为我国社会主义从初级阶段向更高阶段迈进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13.
陈学明:复旦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副会长。主要研究现代西方哲学和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拥军(以下简称马):陈老师,在对国外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中,您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您是如何看待国内学界对国外马克思主义的研究的? 陈学明(以下简称陈):实际上,国内对国外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是有许多成果的,我不过是起步较早,又一直坚持致力于这一领域的研究而已。 马:您能否把国内学界近年来的研究概况作一个大致的介绍? 陈:90年代初以来,在非常困难的条件下,国内学界坚持研究国外马克思主…  相似文献   
14.
任何一门科学都是由它的研究目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决定的。因此,对它们的误读,属于对这门科学的根本性误读。马克思虽然在《资本论》的"序言"和"跋"中明确规定了它的研究目的、对象和方法,但由于受拜物教和传统科学的影响,人们未能准备把握它们,导致对《资本论》的诸多误读。其中包括两个对《资本论》研究目的的误读,四个对《资本论》的研究对象的误读,三个对《资本论》的研究方法的误读。厘清这九个根本性误读,可以为准确把握《资本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生活本体论概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存在诸多误解,其中有的固然是出于ontology汉译的原因,有的却是由于不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扬弃”性质,误把马克思和恩格斯已经扬弃了的本体论思想当作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的思想。物质本体论和实践本体论就属于后一种情况。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是生活本体论,它是对物质本体论、实践本体论的超越。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发展到过剩经济时代,物质需要已经能够得到满足;但在精神生活方面,中国的文化供给远远落后于文化需求,因此还处于"短缺"状态。但精神生活的"短缺"与物质生活的短缺不同,不可能仅仅通过文化产业的发展得到克服。文化需要的满足方式全然不同于物质需要的满足方式,试图以后者代替前者必然导致需要的异化。需要的异化乃至欲望的病态化,是主体化资本对人的身心实行全面控制的必然结果。只有以需要经济学代替"偏好"经济学,我们才能看到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对于市民社会向人类社会转型的潜力,为转型时期的理论创新奠定基础。西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在这方面给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7.
产生于20世纪初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法学作为一种独特的社会思潮,在法理学历史和马克思主义法学发展中占有特殊地位.故科学概括并评价其总体特征,既有助于促进马克思主义法学研究,也有助于繁荣社会主义法学理论.  相似文献   
18.
唯物主义历史观不同于唯物主义的社会历史观。唯物主义历史观是对于人类生活的历史考察 ,它的范围涵盖自然界和人类社会 ,因而既包括历史的社会观 ,也包括历史的自然观。按照这种观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既不是单纯的自然唯物主义 ,也不是单纯的社会唯物主义 ,而是生活的唯物主义。生活的唯物主义要求用历史观点考察全部人类生活 ,包括现实的个人、这些个人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  相似文献   
19.
"四假相"与假观念、假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徐友渔先生指出,民间话语从官方话语的脱出是一件好事,“它有利于人们更真切、更直截了当地论说中国的实际问题”;但可悲的是,民间话语摆脱了意识形态语言,却陷入了另外的话语陷阱,由此制造了“一轮又一轮半真半假的问题、观念、争论”(见《社会科学论坛》2002年第1期)。这话说得极为精当。我所感兴趣的是,怎样才能避免半真半假的问题、观念和争论(更不用说假问题、观念和争论了)进而提出真问题、真观念并形成真争论?谈到假问题或半真半假的问题,我首先想到的是培根的“四假相”说。培根指出,扰乱人心的假相有四种,可…  相似文献   
20.
作为“非哲学”的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人为本”的世界观体系。这一体系的基本问题是人与世界的关系问题。围绕人与世界的关系问题,新世界观体系可以分为存在论、知识论、情感论、意志论和历史观五个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