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3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18篇
社会学   1篇
统计学   1篇
  2020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1.
"十六国"时期,掠迁人口作为一种惯例性的行为几乎在每个政权中都存在。这种大规模的人口掠迁行为,是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一是由于劳动力的缺乏,限制了兵役、徭役及各种物质的征发;二是游牧民族传统"掠迁"理念的继承;三是汉文化和草原文化对各霸主治国理念的影响;当然也有其他偶然因素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法制生成于社会生活,受制于文化且本身即是文化的表现和反映。法制统一能促使社会秩序化并使社会交往更富有效率,因而为社会生活所需要。在多民族统一的中国更需要法制的统一。而广袤的西部由于文化样态的多元,国家法在实施中不可避免地遭遇尴尬。本文即在试图描述、分析这一组矛盾的基础上,探讨法制统一性在西部的贯彻之路,以期有利于制度性资源间的协调及合理配置。  相似文献   
13.
青藏高原地区虽然资源丰富,但经济发展滞后,这不仅影响到全国经济发展的总体进程,而且也不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本文针对青藏高原地区经济发展问题,在分析其与东部发达地区经济合作、共同发展的现实可能性的基础上,从法治的视角,积极探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4.
论校园文化的功能与营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文化,它的主要教育作用在于创造一种文化氛围,去感染、陶冶师生。生活在校园之中的人会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并内化成信念、觉悟、习惯,从而带上特定校园文化的烙印。本文通过对校园文化功能进行分析与阐释,并对校园文化的营造作了较为详细的构建,从而如何使校园文化健康、有序的发展作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5.
通过分析校园文化的功能,特别是新形势下的校园文化以及当前校园文化所面临的矛盾与困惑,如何建设校园文化,本文作了一些理论联系实际的探索  相似文献   
16.
高校学生社团的功能与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学生社团是学校课外教育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团活动以其特有的功能 ,对于营建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 ,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促进教育改革的深化有着积极、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 ,如何发挥学生社团的功能 ,做好学生社团的建设 ,应当成为高校教育者探讨和实践的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7.
马斯洛自我实现理论的特点及其价值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自我实现理论是马斯洛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核心思想。本文对马斯洛自我实现理论进行了概括,并从价值哲学的角度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指出自我实现不是人的机体所固有的自然性,作为一种价值追求,自我实现是人的主体性实现的一种方式,本质上是人的能动的社会化的成长过程,是人的自身潜能和价值、理想目标的实现,是人对自身能力的肯定和对现实自我的超越。  相似文献   
18.
论大学生职业心理准备与心理调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代大学生将面临新世纪的挑战,需要具有与高科技迅速发展相适应的知识与技能,具有独立获取新知识、运用新知识以及创新的能力.同时,对自己的事业有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毅力,强烈的竞争意识和风险意识,有较高的挫折承受能力,不怕困难,不断进取.只有不断提高心理素质,把握良好的择业心态,才能顺应社会的发展和适应时代的要求,才能为自己事业成功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论和谐宿舍建设与和谐校园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系统工程,这就需要社会中各个领域获得和谐发展。校园是社会的一部分,和谐社会的建设必然考虑校园这一社会组织部分的和谐建设。本文对如何建设和谐宿舍作了理论联系实际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20.
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着国家的兴衰,而亟待提高素质和大有潜力提高素质的首先应是青年教师。青年教师培养机制的健全刻不容缓。 从全国高校的情况来看青年教师(指年龄在35岁以下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在整个教师队伍中占有举足轻重比例。例如石油大学教师中,35岁以下的教师526人,占全校教师总数的58%,基本上都是“文革”后入学和毕业的本科生、研究生。他们思想活跃,业务基础扎实。但是由于前些年在教育上的失误,产生了一些模糊的看法和想法,有的人认为在大学任教要想大干一场,确有用武之地,但要想混下去,也可以生活得很舒服、很痛快。他们中的多数人已不再把继续攻读学位,出国深造放在首位,其热点已转移到了在生活实践中成长,在教学岗位上提高,使自己早日成为业务骨干,以期在职称上得到晋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