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4篇
管理学   2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4篇
综合类   24篇
社会学   4篇
统计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蔡元培翻译观的认识论诠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哲学认识论的角度对蔡元培在《国文学讲义.叙言》中隐含的“译即易”的译学观点进行了诠释。认为翻译过程就是译者主体对于文本客体的认识活动,在这一认识过程中,译者主体的认知结构、价值观念、情感等都对翻译起着重要的作用,从而产生不同的认识结果即不同的译本。但译者主体作用的发挥最终还是要受到文本这个客体和原文本作者这另一主体的制约。文本内容,即原作者的思想仍旧是无法改变的。  相似文献   
12.
13.
根据Hyland的元话语分类标准,本文将元话语“就是”划分为交际元话语和互动元话语两类.交际元话语包括指示标记语、排他标记语、过渡标记语和选择标记语;互动元话语包括模糊标记语、增强标记语和态度标记语.本文对《红楼梦》中的元话语“就是”与其在两英译本中的翻译情况进行对比研究.发现两译本都以各种方式较好地再现了“就是”的元话语功能,但无论是原文与译文还是两译文之间,“就是”的使用皆存在差异.译者的思维方式、组织信息方式、翻译策略选择方式等主观因素以及原文语言语义的模糊性等客观因素是产生差异的可能原因.  相似文献   
14.
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产业结构调整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黄勤  邓玲 《天府新论》2008,(5):48-51
产业结构调整是生态文明从价值理念探讨向经济社会建设领域拓展的突破口之一,是我国工业化进程中建设生态文明的关键切入点.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产业结构,就是"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其本质是可持续的产业发展模式,基础是生态农业,核心是生态工业.建设生态文明的产业结构调整,在目标、对象、政策手段及政策性质等方面,都不同于传统的产业结构调整.强化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完善制度体系,加强自主创新,健全市场机制,是当前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建设生态文明的必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LB-WHⅡ水葫芦提取液为水葫芦叶柄酸性提取液。用其浸泡实验室玻璃器皿可有效去除沾在壁上的无机污染物及油脂残迹。毒性试验结果显示,经LB-WHⅡ浸泡的玻璃器皿用水冲洗时产生的无色废液不会影响鱼类正常活动。Draize兔皮试验结果显示,该溶液不会引起皮肤出现红斑、肿胀等刺激性反应。与具腐蚀性的强酸、强碱洗液比较,LB-WHⅡ对玻璃器皿具有同等洁净效果,但不伤害皮肤、损坏衣物、污染环境。与皂类洗涤剂比较,LB-WHⅡ不会在物体表面形成沉淀,也不产生高泡、富磷、低透明度的生活污水。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理论之所以在当今中国与世界产生深远影响,是因为它提供了一种实践思维方式。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就是以邓小平实践思维方式指导人们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过程。邓小平的实践思维方式具有现实性、人本性、创新性与实效性,这对构建中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启迪,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以求真的态度动态地认识社会,要以求实的态度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要以创新的精神开拓出崭新的事业。  相似文献   
17.
黄勤 《天府新论》2006,(2):54-57
整个成都市行政区范围共19个区(市)县。市域东西长192公里,南北宽166公里,面积12390平方公里,其中,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283·8平方公里①。作为均质平原上的特大城市,成都空间扩张和经济社会活动的空间运行,固然呈现出典型的圈层结构特征,但是,这仅仅是成都空间非均衡性的一个重  相似文献   
18.
区域主导产业是区域核心竞争能力的重要标志,区域特色经济的主要体现。在经济全球化和现代信息技术背景下,谋求自身在区际专业化分工体系乃至全球产业链上的重要地位,发展具有跨区域和跨国竞争优势的产业,己成为区域培育和增强核心竞争能力的战略举措。“九五”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省区经济活力加强,省区分工和特色的认定,受到了无论是理论界还是政府决策部门的极大夫注。建立新型的有效率的能够充分发挥我国各省区比较优势并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地区分工格局,成为我国省区经济协调发展豹重要任务。为此,…  相似文献   
19.
黄勤  黄勃 《四川省情》2014,(12):32-33
四川循环经济从2006年试点探索起步,经过近十年的发展,成效显著。数据显示:2013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源加工转换效率为77%,工业加工转换效率稳步提高,工业能耗综合利用率进一步提升;实现节能28.3万吨标准煤,节水1535万立方米,综合利用固体废弃物803万吨。当前,全省循环经济正在迈向推广发展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20.
我国省域生态文明建设的特点、模式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省城生态文明建设既是国家生态文明战略的空间落实,又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因而省城生态文明建设要服从中央总体部署,更要立足省情区情,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中共“十七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在省域层面取得了一定成绩,实践中已初步形成三大模式;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进一步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内涵和重要意义,建立和完善评价体系,破除体制机制性障碍,鼓励各地大胆创新和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