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5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47篇
劳动科学   5篇
民族学   104篇
人才学   16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96篇
理论方法论   53篇
综合类   376篇
社会学   85篇
统计学   16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70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5篇
  1963年   2篇
  1962年   2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3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企业的竞争买力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自身的人力资源实力,激励是企业人事管理中的关键因素和重要手段,它在人事管理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简要阐述了我国的企业发展现状与需求,以及如何充分发挥激励机制在企业人事管理中起到的作用.  相似文献   
32.
"从民政局出来,风很大,我们站在十字路口,一个即将往东,一个即将往西。"  相似文献   
33.
叙事学研究应当通过将一系列故事纳入研究视野而超越方法论文本主义。为此,本文提 出 “故事的社会生命”的概念,研究故事在媒介、代际和文化之间 “跨越”并被改变但同时也得以 保存的过程;并以 《艾凡赫》为例,阐释 “再生产”、“翻译”、 “媒介转换”,以及 “文化跨界”这 四种 “改编”模式,论证了由多种审美特质组合而引发的故事生产并附着于文化记忆的结果,以期 引起读者对叙事文本改编为新文本的长期变化研究产生兴趣。  相似文献   
34.
历史经验表明,现代化过程往往会导致传统与现代在价值观、道德判断和行为规范方面的冲突;当代中国也不可避免要经历这些变化。通过分析助人被讹现象的特点、社会原因和道德后果,试图揭示社会转型期间两种伦理体系的冲突及其对个体行动者的影响。文章将首先考察"做好事被讹"现象的主要特征。大多数讹人者都是那些本该获得同情和帮助的年长者。再将探讨"做好事被讹"现象对社会的多方面影响,认为"做好事被讹"事件尽管少有发生,但它对社会信任、同情和道德互惠原则造成了重创。最后探究导致这种令人恼火的行为产生的多种社会原因,也广泛讨论了当代中国社会的道德风貌。  相似文献   
35.
为了与远在家乡的父母联系方便,我给他们买了一部手机。平时父母都舍不得用钱,也不会主动给我打电话。那部手机他们都用了快半年了,还是个初学者。有时给父母打电话等了将近一分钟的“嘟——嘟——嘟”声,电话也不会被接起来,我知道这时父亲一定在电话那端手忙脚乱,和母亲商量着应该按哪个键与我通话。  相似文献   
36.
37.
文章通过对想象力的诸多功能和心理机制的分析,认为想象力可分为三种想象力,即再生的想象力、联想的想象力和创造的想象力,它们分别在潜意识的自发层面和有意识的自觉层面上既独立又相互关联地进行着建构和创造活动。具体地说,在自发层面上:再生的想象力自动唤起已存的模糊意象;联想的想象力把模糊的意象自动关联;创造的想象力自动建构意象性知识。在自觉层面上:再生的想象力使直觉意象得到定在;联想的想象力把定在的意象自觉关联;创造的想象力创造新的表象、符号和概念知识。它们共同构筑、展示和描绘了想象力整体的系统有序的创造历程。  相似文献   
38.
20世纪80年代起,纳日碧力戈教授就致力于族群与民族方面的研究,颇有成就。之后,他在英美国家访学、游学并教学长达八年,在美国卡尔顿学院担任过伯恩斯坦人类学与亚洲研究讲座教授。2009年他回到中国,受聘为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和贵州大学长江学者。访谈追溯纳日碧力戈教授的学术历程,他追随前辈,在"语言和文化之间搭桥",从指号三元映射族群三元,以"地天通"隐喻万物共生、万象和睦的愿景。他认为,学者不仅要穷究学理,还要关怀公平正义和伦理美德。中国的各个民族、各个族群和人群,需要在"千灯互照,光光交彻"中互守尊严,在爱家、爱族、爱人的层层递进中取得重叠共识。  相似文献   
39.
40.
一、序无庸置疑,桐城派是清代最大的文学流派。即使进入民国以后,一直到文学革命时期,桐城派也仍然在传统文学中占据着中心的地位。众所周知,中国的现代知识分子从严复翻译的《天演论》和林好翻译的《巴黎茶花女遗事》等书,打开了眼界,开始了解欧美的思想和丈学。严复属于桐城派系,而林纤则是吴汝纶的晚年弟子,是桐城派学术传统的继承者,他以格调高雅的古文翻译外国文学作品取得了划时代的成功。吴汝纶是进土出身,与曾国藩、李鸿章关系密切,曾李两人的奏疏多出自他手,是一位著名的文学家。曾、李是桐城派的信奉者,同时又是能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