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5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47篇
劳动科学   5篇
民族学   104篇
人才学   16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96篇
理论方法论   53篇
综合类   376篇
社会学   85篇
统计学   16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70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5篇
  1963年   2篇
  1962年   2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3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791.
日本少年持刀伤人的事件时有发生。据我们的研究 ,近 1 0年来日本恶性犯罪一直在减少 ,青少年的恶性犯罪也在减少。例如 ,1 96 1年不满 2 0岁男青年的凶杀案为十万分之七 ,1 993年为十万分之一。其他暴力伤害罪、强奸罪等也在大幅度减少。女性犯罪发生率虽然也同男性一样在减少 ,但不同的是 ,不满 2 0岁的女性暴力犯罪从万分之二上升到万分之十 ,伤害罪从万分之五上升到万分之二十。除杀人案件外 ,男女暴力犯罪率大幅度接近 ,呈“中性化倾向”。这是日本的独特现象。从社会病理上看 ,日本青少年暴力犯罪攻击的对象是弱者 ,如团伙攻击离家出…  相似文献   
792.
本文简要回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工作的历程及经验教训,阐述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统一战线工作的发展、特色及取得的成绩.  相似文献   
793.
794.
<正>一在经典的诗歌文学遗产中,民族史诗作品具有崇高的地位,它是远古人民关于英雄理想主义的艺术表达。我们联盟的人民完全有权利为自己拥有世界上最丰富的英雄史诗宝库而感到骄傲。俄罗斯的壮士歌、乌克兰的渡玛((1))、亚美尼亚的《萨逊的大卫》、格鲁吉亚的《阿米兰》、北高加索民族的纳尔特史诗、乌兹别克的英雄浪漫达斯坦、哈萨克的英雄赞歌、吉尔吉斯的《玛纳斯》、雅库特的奥龙霍((2))以及现今远离“故土”却闻名于它地的民族史诗,  相似文献   
795.
忍耐与宽容     
你爱吃鱼,我爱吃肉,虽然嗜好各有不同,但缘分安排我们一桌共食,我们也都吃到了自己喜欢的东西,这很好。  相似文献   
796.
本文以和硕特部为中心,考察了青海诸蒙古部落的事迹、游牧地及首领的世系,探讨其历史变迁以及最终以罗卜藏丹津之乱为契机被清朝并入旗制管理下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797.
本文深入、细致地探讨了伽达默尔与布尔特曼的关系,这个关系在西方解释学史上很有意义。布尔特曼不仅是海德格尔的友人,也是伽达默尔的老师,对当代西方解释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这个贡献决不仅仅限于神学,同时也是哲学的,而后者以往学界挖掘得很不够。布尔特曼和伽达默尔一样隶属于海德格尔学派,而不是伽达默尔所认为的隶属于狄尔泰学派(尽管这两个学派具有内在的关联)。作者在一定的意义上纠正了伽达默尔对布尔特曼的偏颇看法,对后者给予了比较公正、客观的评价,澄清了一段历史,它有利于我们全面、正确地理解当代西方存在论解释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798.
中国作为“复杂共同体”,多民族交融共生,发展至今,实力日强。究其原因,文化的贡献不可低估。各族人民共同书写历史,交流互动,碰撞和亲,争做“正统”。以汉语汉字为代表的多种语言文字,或形声意相济,或约定俗成,音声表心,多体并存,互鉴互容。各族人民在历史长河中形成了互嵌的民族生态,形成了重叠共识的价值观,其核心是“三生无限”的兼和思想。厚德载物,由二生三,兼和相济,互补共生,这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持续光大的思想和实践动力。  相似文献   
799.
文章透过现本《庄子》中的“化”“变”“物化”“变化”以及与此相关的用例之分析,欲阐明《庄子》“物化”论的多层意涵及其独特思想意义。文章首先将“化”论分成四种涵义:生物体本身的变化、“生死”过程以及不同生物之间连环、意识的变化、境界和想象中全部“物”之间的转换。接着指出《庄子》的“物化”论还具有论述上的两种重要功能:“主题的转换”和“不同主题的整合”。基于此分类,文章试图论证《庄子》中多样多层的“化”论成为“因为万物化成其他物,不同物实为同一物”之思维方式的基础。若从其“物化”论的发展来看,在《天地》的“其死也物化”一句中所看到的其生体变化和生死意涵的“物化”论可能很早就存在,而《逍遥游》“北冥有鱼”和《齐物论》“庄周梦蝶”所追求的在“万物齐同”的境界中融于“齐一”境界的“物化”论则因与《天下》“庄周论”的内容相呼应,其撰写时期应该在现本内容形成过程中属于较晚期,当为战国晚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