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72篇
  免费   127篇
  国内免费   62篇
管理学   141篇
民族学   15篇
人口学   27篇
丛书文集   290篇
理论方法论   105篇
综合类   2523篇
社会学   32篇
统计学   2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77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90篇
  2014年   142篇
  2013年   157篇
  2012年   162篇
  2011年   201篇
  2010年   231篇
  2009年   233篇
  2008年   262篇
  2007年   280篇
  2006年   244篇
  2005年   211篇
  2004年   163篇
  2003年   116篇
  2002年   143篇
  2001年   102篇
  2000年   6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马克思通过对法律进行经济分析 ,寻找到了启开法律奥秘之门的钥匙 ,创造性地形成了经济基础决定法律上层建筑的历史唯物主义法律观。回溯马克思当年探求真理的艰辛历程 ,剖析这位探索者的探索道路 ,对于准确把握历史唯物主义法律观的精要 ,并指导我们今天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条件下的法治建设 ,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2.
通过对上海市杨树浦废水站工业废水的混凝沉淀实验研究,确定了废水混凝沉淀最适宜的混凝剂种类、最佳的混凝反应条件及最优的药剂投加量,这不仅能节省药剂、降低工程运行费用,而且还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水的混凝沉淀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33.
在阐述“形势与政策”课的重要性、分析影响该课教学实效的主要因素的同时 ,着重从提高认识、规范教学内容、创新教学组织形式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 ,对如何深化该课教学改革 ,提高其教学实效性进行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34.
文章以《论书札记》为中心,阐释书法大师启功先生关于书体与法度、用笔与结字、碑帖与墨迹等辩证关系的精辟论述,及其对发展中国书法理论与实践的巨大贡献,并提出"合度端庄,通达流畅"是"启体"最为鲜明的特色。  相似文献   
35.
纪君祥创作《赵氏孤儿》杂剧,借鉴了说话表演艺术,组织为该剧第四折的内容,通过程婴向孤儿诉说 赵氏家世的情节,将剧情推向高潮。这一构想,为我们了解宋元说话表演艺术留下了宝贵的资料。了解这一点,也 有助于我们从另一个角度去把握这一著名悲剧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36.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建立与时代相适应的新型师生关系非常有必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坚实基础,是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实现高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文章在分析师生关系现状的基础上,研究构建新型师生关系的动因,对如何构建基于4C模式的新型师生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7.
嫦娥一号绕月探测飞行激发了中国人对太空旅游的热情,太空旅游由神话变成了现实。太空旅游的发展,极大地冲击着中国的旅游市场、旅游政策和相关的法律制度。太空旅游产品开发滞后、太空旅游国际合作缺乏、太空旅游保险法律制度缺失都是目前存在的严重问题。为此,中国政府和有关部门在太空旅游方面应努力调整政策,积极应对;正确引导,科学规范;完善立法,加强保障;加强合作,国际协调。  相似文献   
38.
中世纪的阿拉伯人重视理性,掀起了规模宏大的百年翻译运动,使阿拉伯思想家的理性思维水平有了很大提高。阿拉伯世界的理性主义传统导致了中世纪伊斯兰教世界科学和哲学的繁荣,阿拉伯思想唤醒了沉睡的欧洲思想界,导致了欧洲文艺复兴的到来。伊斯兰教由尊重理性而尊重科学,对世界科学的繁荣和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39.
大学生视野中的中国大陆电影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生是一个重要的观影群体.就目前来看,中国大陆电影在他们心目中的位置不免还有些尴尬.面临全球化的冲击,中国大陆电影也陷入全球化、现代化以及民族化的多重悖论之中.百年中国大陆电影该何去何从?大学生群体给出了明确答案:从全球化的语境中进行一种本土化面貌的展示,或许这也正是未来中国大陆电影的真正突围之路.  相似文献   
40.
朝鲜很早就接受了中国文学。包括文学美学理论。朝鲜对中国文化的接受,促进了朝鲜古典美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朝鲜古代文人对中国文学的接受。不是盲目的和无条件的。他们的接受意识比较明确,是以透彻的民族主体意识和文化意识为基础。中国古代美学理论传播到朝鲜之后,广泛地受到了选择、分析和评价,经过了“变形”的过程。所以,美学理论的价值和意义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处于不断改变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