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293篇
  免费   1093篇
  国内免费   471篇
管理学   1258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285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313篇
丛书文集   2513篇
理论方法论   878篇
综合类   22277篇
社会学   122篇
统计学   207篇
  2024年   42篇
  2023年   117篇
  2022年   433篇
  2021年   672篇
  2020年   399篇
  2019年   243篇
  2018年   313篇
  2017年   384篇
  2016年   421篇
  2015年   756篇
  2014年   1161篇
  2013年   1291篇
  2012年   1600篇
  2011年   1961篇
  2010年   2038篇
  2009年   2077篇
  2008年   2232篇
  2007年   2274篇
  2006年   2155篇
  2005年   1878篇
  2004年   1493篇
  2003年   1097篇
  2002年   1135篇
  2001年   1025篇
  2000年   549篇
  1999年   7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学术期刊传播力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时代背景下,以及数字化带来的传播方式变革影响下,学术期刊传播力问题逐渐受到了业界同行和有关专家学者的关注。通过对相关研究的现状和趋势进行分析,可得出一些启示:第一,学术期刊需要基于传播力建设的理念,对审稿、用稿和刊稿后各个流程进行调整充实甚至革新,特别是对编辑部或期刊社的内部相关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第二,传播力是学术期刊的基础能力,只有提高其能力才能真正提高学术期刊的核心竞争力;第三,在某些情形下,学术期刊影响力与传播力可以等量齐观,有利于编辑出版业界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的传统研究习惯和知识谱系的传承;第四,学术期刊影响力与传播力需要在差异化中并行发展,有助于学术期刊发展目标更为明确、行动更为高效、办刊绩效更为显著;第五,编辑出版业界需要加强传播力与影响力进行融合的传播影响力研究。  相似文献   
992.
三论信息的本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的完整功能存在于客体感知信息和主体操作信息的相互转换与交流之中.客体感知信息是来自客体的、反映客观环境中物质与能量的存在和运动的状况的信息,主体操作信息是主体产生的、引导主体在客观环境中追求其目的的实践活动的信息.通过主体控制中枢的信息处理,前者转换为后者,通过主体感受器对主体的操作活动与客体的相互作用的反映,后者转换为前者.两种信息相互依赖和促进,客体感知信息提供能动主体制定操作信息所依据的材料,并检验操作信息实施后所取得的效果;主体操作信息通过其实施,检验感知信息反映客观环境状况的真实性,并开辟新的认识视域.总之,能动主体是通过观察其与客体世界的相互作用来认识世界的,这使两种信息的相互转换和交流成为必然.  相似文献   
993.
本文通过对命辞的几种常见形式及其变化形式的描写分析,支持了命辞的性质是问句的传统看法.同时,对对贞形式的命辞提出了新的解释.  相似文献   
994.
宋神宗与王安石是熙丰变法时期两位最重要的领导人物。锐意求治的宋神宗与变法心切的王安石经元老重臣的撮合结成搭档,大力推行新法。就变法的时间、权力与内容来分析,宋神宗是两人关系中的主导者,王安石则充当了配角。宋神宗与王安石的遇合,对熙丰变法产生了重大的历史作用,其中既有积极的成分,也有消极的因素。而宋神宗与王安石的搭档,对他两人也有重大影响。宋神宗与王安石的友谊,也可谓是封建君臣关系的典范。  相似文献   
995.
企业通过合作来实现创新的动机很多,通过对高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高科技型中小企业开展技术合作的主要动机是进入新的市场、向合作伙伴学习、扩大经济规模或范围及技术转移等.企业采用的主要合作模式包括,联合研究协议、联合开发协议、合资及客户与供应商的研发合同等.企业合作的主要动机和对合作模式的选择与企业的规模和企业成长年龄有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96.
张敏  陈锐  李宁秀 《西北人口》2009,30(3):88-91
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中国2000年和2005年不同社会经济状况的地区间老龄人口死亡的公平性,并对其可能的社会决定因素进行讨论。方法:应用标准化集中曲线和集中指数对中国老龄人口在地区水平的死亡不平等进行测量。资料主要来源于中国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和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结果:2000年和2005年。中国老龄人口总的死亡集中指数分别为-0.028和-0.022。按性别计算的老龄人口死亡集中指数2000年为-0.032(女性)和-0.020(男性),2005年为-0.022(女性)和-0.020(男性)。结论:在中国,尽管老龄人口死亡略微向低社会经济状况的地区集中,但其集中程度并不强。提示中国老龄人口死亡在地区水平上具有较好的公平性。而且,老龄人口死亡微弱的集中有消弱的趋势.这主要归功于老龄女性死亡不平等的减少。  相似文献   
997.
论渗透教育及其理论依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关于教育、环境与人的辩证关系、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教育思想、认知心理学和人本主义心理学共同构成了渗透教育的重要理论来源。  相似文献   
998.
酒神精神教人超脱生命,正视人生痛苦,在痛苦中获得悲剧性陶醉。魏连殳是在“五四”新化运动的春之来临和启蒙主义之催眠药中觉醒的知识分子。其反叛精神在当时的中国被视为异类而被攻击和驱逐。他只能凭借酒神的方式,挣扎长嚎、倒戈反击,最后用灵魂的自我毁灭判定了世界的不可救赎性质。这源于鲁迅灵魏深处的“鬼气”:一种混杂着清醒、失望、惶惑、痛苦的孤立感。这便注定了一场命运悲剧:绝对的孤独,徒劳的挣扎。  相似文献   
999.
“人性”新探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人性问题的提出乃源自人“形而上”的思维倾向,人性是什么?人性如何?古今中外人们对此作了不同的定义和界说:中西人性论有着各自的路径、内容以及对社会文化的影响;中国当前则有“社会属性说”、“两性说”、“共同本性说”三种主要的人性论。总结中西人性探究的理论得失.可知合理之人性探究应遵循的若干基本规则或前提。而人性的新的理论界说可以为:追求生存优越。  相似文献   
1000.
近现代史上 ,日本在中国东北地区采取种种手段一步一步地攫取侵略权益 ,从而形成了所谓的“满蒙权益”。由此“使人不得不对日本在其现代对外关系上学习和运用欧洲外交最恶劣的特点及在某些制度上融会西方文化的比较优良部分的聪明智慧 ,具有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