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9篇
管理学   76篇
民族学   2篇
丛书文集   6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94篇
社会学   4篇
统计学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7篇
  1983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内部人控制"是国企公司制改革中所普遍面临的一个难题.其主原因有所有者缺位、信息不对称、制衡机制弱化等.针对该问题,我们可以从企业内外构建合理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以期将"内部人控制"对所有者造成的损害降低到最小程度.  相似文献   
12.
信息化是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现江西经济在中部地区崛起 ,必须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发展道路。江西推进信息化建设应努力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构筑信息化发展的良好环境 ,走规模化产业化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3.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和发展,传统的学前教育师资能力结构已不能适应新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必须更新学前教育师资的能力结构。笔者针对多元智能理论对教师的新要求,提出新型的学前教育师资能力结构  相似文献   
14.
本文运用经济学理论对小城镇与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作用进行分析 ,从理论上探讨发展小城镇的重大意义 ,并提出适合我国小城镇发展的建议及对策。  相似文献   
15.
高校网络教育学院核心竞争力挖掘理论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教育学院自身特点以及服务企业的特点决定了网络教育学院核心竞争力的本质特征(知识性)和一般特征(价值性、延展性、异质性和过程性).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研究成果运用到网络教育学院的特质中进行剖析,可知网络学院核心竞争力可以分为资源要素和能力要素两个方面,而资源要素可从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两个方面采考量,能力要素可以从基础能力和创新能力两个方面来分析,这就形成了网络学院核心竞争力模型的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再结合其特质的分析,可得出能对第二级指标进行考量的三级指标,并细分为对应的考核指标,从而使得网络教育学院清楚自身的核心专长及劣势所在,从而使学院健康、科学地发展.  相似文献   
16.
针对大量流入上海的外来青年存在的社会融入问题,选取在上海某郊区工作的368名外来青年进行问卷调查,从经济、社会、心理三个层面考察了他们的社会融入状况.经研究发现,外来青年在城市社会融入上具有滞后性、渐变性和长期性、兼容性、差异性等特点,并存在角色身份错位、关系网络构建边缘化以及社区归属感模糊等困难和问题.据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电子类产品逆向物流网络结构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逆向物流运作的效率直接依赖和受限于逆向物流网络结构,结合电子类废旧产品的特点和目前国内实际运作模式,并考虑到法律法规的约束,可以设计电子类产品逆向物流网络的一般结构形式。随着各方利益分配的政策倾斜方向不同,网络结构会有不同的变化形式,研究表明,不同结构形式对逆向物流网络效率的影响巨大。构建适合国情并高效运作的逆向物流网络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8.
廓清城市绿地旅游资源的定义和分类 ,城市绿地在旅游开发中具有很大作用 ,提出城市绿地旅游资源的系统规划及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19.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problem of design and analysis of large scale communication systems. An iterative process, composed of a minimum cost network design algorithm and a network performance algorithm, is presented for the solution of these problems. Computational considerations, using these algorithm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20.
DA Caplin  JSH Kornbluth 《Omega》1975,3(4):423-441
In this paper we consider the relevance of various planning methods and decision criteria to multiobjective investment planning under uncertainty. Assuming that a natural reaction to uncertainty is to operate so as to leave open as many good options as possible (as opposed to maximizing subjective expected utility) we argue that the planning process should concentrate on analyzing the effects of the initial decision, and that for this exercise the classical methods of mixed integer programming are inappropriate. We demonstrate how the technique of dynamic programming can be extended to take account of multiple objectives and use dynamic programming as a framework in which we analyze the robustness of an initial decision in the face of various types of uncertainty. In so doing we also analyze the risks involved in both the planning and decision making func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