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3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8篇
管理学   13篇
民族学   3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9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236篇
社会学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81.
论生命共同体中的伦理正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环境正义是生态伦理学中较晚出现的一种重要理论和研究视角,它主要关注人类社会内部如何实现环境权益和环境责任的社会公正问题。但环境正义没有对人类生命与非人类生命生存的生态正义问题予以特别关注,因而需要从生命共同体的整体视野深究伦理正义。人类对自身的环境正义和对非人类生命的生态正义需要加以有效地调解,其调解的基础规则就是作为公平的正义与作为共生的正义。  相似文献   
82.
通过对小额诉讼程序的法理及经济效益分析,指出小额诉讼程序存在的必要性,并借鉴国外的立法经验,阐述我国小额诉讼制度构建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3.
新时期教学基地建设与功能的开发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文章根据新时期企业的特点 ,按照教育改革的思路 ,就教学基地的建设和对其功能的开发问题进行了探讨和实践。介绍了搞好教学基地建设和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方面的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84.
被同伴拒绝儿童的社会技能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缺陷和不足,主要表现在社会行为技能和社会认知技能两个方面。良好的社会技能可以从技能训练中习得,针对被同伴拒绝儿童的社会技能训练可以从培养积极情感的表达、合作游戏、行为训练和认知训练等几个方面展开。  相似文献   
85.
李清照与舒婷是中国文学史上有着独特地位的作家,她们从女性特有的视角、心理、体验出发,以自觉的爱情理念、浓厚的爱国情怀、强烈的女性精神和独特的女性视角,突破并超越了男子本位的文化传统和以男性为中心的话语模式,凸显出鲜明的女性意识,并进而展现了女性文学的发展和流变,成为女性文学史上的两座丰碑。  相似文献   
86.
基于人工免疫的新型入侵检测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研究了人工免疫原理在网络入侵检测中应用的可行性,结合人工免疫模型和数据挖掘技术建立了一个网络入侵检测系统模型。对抗体生成过程中的关键算法进行了描述。为克服在抗体生成阶段由于采用遗传算子导致时空效率不佳的缺陷,将数据流分割成字符串集合,根据数理统计原理,讨论了分割参数和检测器数目的选定,使它在通用性、鲁棒性上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87.
"隐含作者"是隐含在文本中的作者的"第二自我",读者在接受过程中建构其艺术生命.在小说阅读中,一方面,读者要以识别叙述者为突破口,着眼于文本的整体语境,通过辨识叙述者的可靠性而完成对隐合作者的审美建构.另一方面,由于隐含作者与现实作者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读者还必须结合作者的创作语境予以建构.  相似文献   
88.
随着 2 0世纪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当代自然辩证法越来越呈现出科学技术哲学的新范式 ;创新精神是当代自然辩证法的题中之义 ,自然辩证法是创新的产物且处于不断创新之中 ;创新是自然辩证法的精神实质和目标追求 ,表现在自然辩证法创立的目的、方法论功能所蕴含的创新机理以及它曾经和正在引导科学家的创新等方面。因此自然辩证法的研究与创新精神的培养联系密切 ,应当重视对当代自然辩证法的学习研究。  相似文献   
89.
维吾尔文学作品中比喻的民族文化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喻是人类最重要的话语形式之一。一切物理世界的似同和差异都经过民族文化的过滤和加工。维吾尔文学作品中的比喻也是如此。作家对喻体的选择植根于本民族文化的土壤之中,因民族不同,造成喻体选择也有所不同。本文从文化的角度,考察维吾尔文学作品中作家对喻体选择的社会文化成因以及不同喻体所体现的独特的维吾尔文化内涵。这对我们进一步了解比喻的特点,探讨不同文化对比喻构成的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0.
“诗意的自我性”既不是“对立的”(自然-艺术的悖论,自然永远与人对立且是陌生于人的,需要人,特别是少数艺术天才,无尽地去抵达——自然是一切而“我”是无,“将人变成神”);也不是“相关的”(唯心主义之“我”的自我设定,“我”只与“我”自己相关并创造一切“非我”,即自然,使人设定自然,凌驾于自然——“我”是一切而自然是无,“将神变成人”)——而是超越了二者,一种“诗意的”状态,一颗包容万象的诗意的心灵,诗意地对待自我也对待自然.“诗意自我”与“绝对自我”相反,它不设定自己,而是被外在于它者决定.诗意自我应该对历史经验敞开,创造经验的过程不能建立在预先给定的“我”或单单天才的天性上.艺术创作的法则应该处于这个过程本身不可预见的变化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